高起點保障糧食安全:春耕開局好 豐收底氣足
春耕開局好 豐收底氣足(春耕探行 高起點保障糧食安全)
核心閱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
我國糧食産量已連續8年站上1.3萬億斤臺階。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高起點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意義重大。穩面積的各項措施如何落細落實,科技支撐如何持續發力,農業支援保護體系如何進一步完善?春耕時節,本報記者深入糧食生産一線,在田間地頭探尋答案。
穩産增産措施落地,種糧政策更托底了
河南省確山縣雙河鎮白晶家庭農場,1100畝優質小麥生機盎然,麥苗迎風搖曳。麥田間,農技專家正忙著看苗情、測墑情,指導鄉親們科學田管。
“今年春耕,縣農技專家到俺這兒來開展技術指導,種糧心裏更有底了。”農場負責人白晶説,“專家團隊駐村指導,選什麼種子、用什麼肥料、病蟲害用什麼藥都明明白白的,今年的饅頭肯定吃著更香。”
春分時節,確山縣小麥開始拔節,進入生長旺季。作為糧食主産區,今年確山縣小麥播種面積達91萬畝。為了夯實穩産增收基礎,縣裏開展科技人員包村科技服務行動,農業技術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送服務。
連日來,確山縣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馬銀華帶領小分隊,一直在雙河鎮駐點忙活,為鄉親們講解小麥田管知識。“赤霉病、條銹病這些病蟲害,早發現、早防治……”馬銀華説,今年縣財政投入900余萬元專項資金,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工作,統防統治全覆蓋。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今年夏糧生産基礎較好,冬小麥播種面積3.36億畝,目前長勢好于常年。專家預計,今年春季北方氣溫偏高,局部可能出現春旱。農業農村部已會同相關部門下發抗旱防寒春管預案,及時落實澆水保苗等措施,繼續做好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小麥要高産,管理是關鍵。“種麥從耕種到收穫,哪個環節都馬虎不得。”馬銀華説,縣裏已開展田間技術服務800多次,開展田間追肥50萬畝、化學除草45萬畝次、病蟲害防治60萬畝次。馬銀華蹲在麥田裏,撫摸著麥苗,滿眼欣喜,“瞧現在的苗情,一、二類苗能佔98%以上。”
春播糧食面積佔全年一半以上,水稻移栽是重要環節。“開秧門,栽秧子咯!”日前,四川省合江縣白米鎮轉龍灣村忙碌起來,鄉親們揭開秧膜,拔起秧苗,插秧機、無人機直播輪番登場,移栽水稻秧苗。
白米鎮海拔低、氣溫高、開春早,是四川水稻育秧和春耕生産較早的地區。合江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萬有程介紹,今年縣裏大力推廣水稻旱育秧,計劃在2/3的鄉鎮推廣旱育秧並設置示範點,“旱地育秧的秧苗分蘗多、抗性強,又能省水、省秧田,是抗旱保豐收的主推技術。”
放眼沃野田疇,南方早稻育秧進入高峰,冬小麥春季田管正壓茬推進,各地春耕生産開局良好。農業農村部要求,要抓實春管春耕,千方百計落實春播面積,按照包省包片工作機制安排,發揮好專家組、科技小分隊和農技人員作用,指導落實好小麥“一噴三防”、油菜“一促四防”等關鍵措施,確保夏季糧油生産實現開門紅。
農田提標準,服務跟得上,讓良田打出更多“豐收糧”
春雨過後忙耕田。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龍臺鎮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40多臺挖掘機振臂揮舞,100余名工人搶抓施工進度,土地整理、溝渠建設等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加把勁,4月底項目就能順利竣工。”龍臺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紀國忠説,項目建成後,將形成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帶動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眼下,德陽各地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黃金期,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大大縮短了施工週期。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4.2萬畝,建設進度81%,力爭5月底全面完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農村部提出,今年確保完成新建4500萬畝和改造提升3500萬畝年度任務,補上土壤改良、田間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一片、成一片。德陽市田間地頭,滿眼金黃的油菜花、沉甸甸的麥穗相映成趣。旌陽區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萬畝連片油菜花海,吸引遊客前來踏青賞花。漫步田間,道路寬闊筆直,田邊隨處可見氣象監測設備、排灌系統。
“以前到處坡坡坎坎,農機打個彎彎都難。現在改造成高標準農田,澆地容易了,機械化作業,成本下降了一大截。”金森家庭農場負責人周鳳木説,通過油菜、水稻輪種,效益大幅提升。
旌陽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全面提升耕地基礎設施條件,為新型經營主體紮根糧油生産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舞臺。近3年,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4億元,其中,用於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佔比達97.8%以上,主要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6%以上。油菜地裏,周鳳木正查看油菜長勢,今年他種了600畝油菜,用的是新品種“油研2020”,預計最高畝産可達150公斤,畝産值3000元左右。
廣漢市連山鎮錦花村,成方連片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頭,一排無人機騰空而起,一股股藥霧從機器下方噴出,灑到綠油油的麥苗上。“建好良田,種地服務得跟上。”種糧大戶楊萍牽頭成立合作社,為鄉親們提供種、管、收全過程服務。“去年服務耕地20萬畝次。光是栽秧一項,每畝地能節約成本90元。”楊萍説。
從全國範圍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持續擴大、佈局不斷優化,到2022年底已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産能。今年起,我國全面開展已建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到2030年,全國將改造提升2.8億畝高標準農田,以基礎設施現代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多措並舉提升糧食産能
融融春光裏,廣東省化州市新安鎮重農抓糧化為堅決行動。復耕復種示範田間,一台臺插秧機攜帶著秧苗緩緩前行,身後播出一片新綠……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駐新安鎮工作隊隊長孔令辰介紹,工作隊將撂荒地復耕作為重點工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當地撂荒地多集中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山區,多因缺少勞動力、設施條件差所致。”孔令辰實地走訪發現,地塊零碎耕作不便,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鎮裏一些農田“沉睡”了。工作隊對撂荒地逐一登記造冊,建立工作臺賬。
針對土地肥力下降、灌溉用水不足等情況,工作隊引入資金開挖水渠等,改善生産條件,引入農業生産託管組織,對農民自願流轉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整治,實行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管理,提高種糧效益。
一套治理“組合拳”打出,田頭重現豐收場景,鄉親們樂了。截至去年底,工作隊牽頭完成撂荒地治理1200多畝,恢復糧食生産240萬斤。孔令辰説,今年工作隊將組織各方力量共同建設水稻秧苗培育中心、稻穀烘乾基地,提升糧食生産技術水準和産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主産區、主銷區、産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産量,飯碗要一起端、責任要一起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國強説,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穩定,主産區要努力發揮優勢,産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
江蘇省泗陽縣是産糧大縣,然而耕地後備資源僅8000余畝,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重農抓糧,加強耕地保護,必須明確責任主體。”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説,縣裏將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開展新一輪耕地保護責任書籤訂,嚴格考核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一步健全耕地保護激勵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獎勵機制。
一場春雨之後,泗陽縣三莊鎮嵇集村種田大戶嵇照中冒著小雨,扛著鐵鍬,查看麥田有無積水。查看完麥田,嵇照中蹲在田頭,挨棵麥苗數了數,平均分蘗在八九個,“今年年景好,好好幹,畝産1100斤有把握。”
完善政策供給,強化投入保障。今年,中央財政支援農業生産的資金超過6500億元,其中與糧油生産直接相關的資金約3500億元。2023年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比2022年每斤提高2分錢,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
“農業補貼力度大,種糧收益有保障,是農民種糧的最大底氣。”今年63歲的“老把式”嵇照中坦言,受益於農業機械補貼、秸稈還田補貼等好政策,他購置的各式農業機械就有8台,稻麥生産從播種育秧到收割烘乾,全過程機械化,稻麥産量穩步提高,小麥畝産都在千斤以上,水稻畝産在1300斤以上。
目前,農業農村部已將今年糧食和油料生産目標明確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堅持責任落實和政策引導兩手抓,把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市到縣,調動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爭取面積較上年只增不減,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人民日報 記者 常 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