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運作企穩 預期加快好轉(權威發佈)

2023-03-16 09:4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工業和服務業雙雙回升,消費和投資都在改善……1至2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迴圈加快暢通,生産需求明顯改善,經濟運作企穩回升,市場預期加快好轉。下一步,我們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今年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15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1至2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迴圈加快暢通,生産需求明顯改善,經濟運作企穩回升,市場預期加快好轉。”

  生産需求回升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會上,付淩暉從4個方面分析了1至2月經濟運作的主要特點。

  ——生産需求回升向好。

  從生産看,工業和服務業雙雙回升。工業方面,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回升1.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9%,回升幅度較大。服務業方面,1至2月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5.5%,實現由降轉增,8個服務業分行業指數中有7個加快回升,説明服務業整體改善比較明顯。

  從需求看,消費和投資都在改善。消費方面,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限額以上18類商品零售額中有12類同比加快回升。投資保持平穩增長,1至2月投資同比增長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生産需求的改善對於經濟運作整體好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付淩暉説。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1至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從數據看,就業情況總體穩定。2月失業率比1月略有上升,是由於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付淩暉認為,我國保持就業總體穩定具備許多良好條件:經濟運作有望整體好轉,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擴大,有利於增加就業崗位;就業容量比較大的服務業正加快恢復,有利於穩定和擴大就業。此外,今年擴大就業政策的力度也會加大。

  1至2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這樣的溫和上漲與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在付淩暉看來,我國保持全年價格總體穩定具備堅實基礎:一是近年來糧食生産持續增長,庫存比較充裕。二是我國能源自給率超過80%,近年來石油、天然氣增産水準比較明顯,有利於穩定能源價格。三是工業消費品、服務供給比較充裕。“在保供穩價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能夠實現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付淩暉説。

  ——經濟迴圈逐步改善。

  從生産端看,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速回升。從消費端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類限額以上單位中有12類增速在加快。從交通運輸指標看,前兩個月貨運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增長,鐵路、航空客運量也都出現大幅增長。這些情況表明經濟運作迴圈逐步改善。

  ——經營主體活力趨於增強。

  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回升至52.6%,達到近年來較高水準,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5.6%,為近期高點,説明經營主體發展預期改善。此外,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小微型企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2.4%,快於大型企業,表明市場活力逐步增強。

  消費市場回暖,全年恢復向好具備有利條件

  “今年前兩個月經濟運作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消費的改善和回升。”對此,付淩暉進行了具體分析。

  接觸型消費、服務消費回升比較明顯。隨著疫情對消費場景限制的消除,加上這一時期正逢春節,居民出行旅遊、文化娛樂消費明顯恢復。春節期間,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71.2%,國內遊客出遊人次同比增長23.1%,旅行社及相關行業收入均出現大幅增長。春節聚餐活動明顯增加,1至2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較大幅度的回升。

  商品零售多數在改善。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比如糧油食品類、金銀珠寶類都保持較快增長。

  實體店零售銷售明顯改善。1至2月,限額以上實體店零售中,百貨店零售增長5.5%,明顯好于去年。同時,網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1至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3%。

  “從後期走勢看,全年消費恢復向好有很多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每人平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同時,疫情對消費的限製作用會逐步消除,各地積極出臺擴大消費相關政策,都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付淩暉認為,隨著經濟恢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會逐步增強。

  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會上,付淩暉對此從3個方面作了分析。

  ——這一目標,符合發展的實際和需要。

  首先,過去3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為4.5%,5%左右的預期目標高於這一指標,有利於擴大就業、穩定經濟、改善民生。再者,這一目標基本符合潛在增長水準,當前經濟運作情況和資源要素條件能夠支撐,也有利於防範和化解經濟運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引導各方面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品質。

  ——實現這一目標,有壓力有挑戰。

  看國際,全球經濟增長趨於下行,主要國際組織紛紛下調預期,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月份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2.9%,比2022年低0.5個百分點。此外,雖然一些主要經濟體大幅加息,通脹水準有望比去年回落,但總的看還是處於高通脹水準。

  看國內,去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每1個百分點的增長將帶來巨大增量,實現5%左右的增長十分不易。此外,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穩定經濟增長仍需付出努力。

  ——對實現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物質基礎雄厚,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善的産業體系、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素質還在不斷提高,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今年疫情對生産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較大幅度消除,有利於釋放經濟增長潛力。”付淩暉表示,我們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下階段,要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16日 12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