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約”30年,中國濕地保護進入新時代
導讀:
今年是中國加入《濕地公約》30週年,《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和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相繼召開。濕地在調節氣候環境方面的作用巨大,但過去曾長期被忽視。近年來,中國積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利用自然手段對濕地開展綜合治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推動濕地保護進入一個新時代。
作者:Spike Millington 國際鶴類基金會副總裁、亞洲項目主任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一座“生態寶庫”。這裡不僅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價值極高,還分佈著品係多樣的濕地植被、種類繁多的魚類,以及全球唯一的淡水豚類,更是東亞最大的鳥類越冬棲息地。每逢冬季,包括白鶴在內的眾多瀕危鳥類都會飛抵鄱陽湖。鄱陽湖之所以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承載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是因為它的水位在不同年份,以及一年中的不同時節,呈現顯著的自然波動。
然而,今年夏天,中國南方地區遭遇大旱。有照片顯示,在本應是水位最高的夏季,人們卻在乾涸的湖底野餐。而就在一年前,長江流域才剛剛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人民的生命財産遭受到巨大損失。如今,氣候變化正在改變全球洋流和氣溫分佈,影響季風的時間和強度,因此,上述的氣候反常現象可能會愈發頻繁地出現。如何在降低短期不可預見性的同時謀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現在面臨的重要挑戰。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忽略了一位強大的“自然盟友”——濕地。
濕地在吸收、保存和釋放水分方面的能力驚人,能夠有效緩解旱澇災害。並且,濕地在改善水質和化解氣候變化風險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例如,有一種濕地類型叫做“泥炭地”,其儲碳量比全世界的森林加起來還要多,而這種濕地廣泛分佈于中國丘陵地區;而在中國東南地區常見的紅樹林等沿海濕地,則在防風固潮、緩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1971年達成的《濕地公約》現共有172個締約方,是最早簽署的多邊環境協定。其宗旨是“通過地方和國家層面的行動及國際合作,推動濕地保護恢復與合理利用,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中國于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今年恰逢中國入約30週年。11月5日,中國武漢與瑞士日內瓦共同舉辦了《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
近年來,中國在濕地保護方面的行動一直非常積極。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要求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活動。2019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第一期保護區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第二期名單正在制定當中,其他一些沿海省市的自然保護區也將被納入其中。
目前,中國已有64處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21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濕地保護法》,這是中國第一部統籌兼顧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的法律。總體而言,上述措施都有助於保持中國濕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六種瀕危鶴類,以及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遷徙而來的候鳥。
需要強調的是,濕地系統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它們不僅彼此相連,也與其他水系相連,與它們所在地區的其他自然和人文景觀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還為候鳥和魚類等生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並與之進一步有機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濕地公約》的三大支柱之一就是“跨界濕地、共用濕地系統和共用物種的國際合作”。不僅如此,濕地還與周邊及上下游的人類聚居區有著密切聯繫。因此,從小型城市濕地到鄱陽湖這樣具有國際意義的巨型濕地,所有的濕地都不容忽視。
我們需要保護濕地的自然功能,這樣它們才能繼續提供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由於許多濕地所處的地形景觀複雜,競相爭奪水資源的現象經常發生,因此必須重視濕地的保護和恢復,促進水資源的自然迴圈。例如,重新為乾涸的濕地注入水源,使其重新成為一個動態的、健康的生態系統。相關技術可能並不複雜,比如,只要在一些因侵蝕導致乾涸泥炭地周圍建立小型攔沙壩,就能把水留住。
即使在傳統的“無人為干預”的自然保護區,也可以通過精心規劃並嚴密監測植被生長和水資源管理來幫助恢復自然迴圈,避免保護區出現生態停滯和植被生長受到抑制的危險。然而,中國許多新建的濕地公園都更關注娛樂性,而不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隨著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關注環保,我們需要採取一種更平衡的方法保護大自然。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出發,綜合、全面地規劃長江流域及鄱陽湖等相關濕地的治理。這種方法頗有見地,也與國際共識相一致:即基於生態系統的管理方案至關重要,它有利於在更大範圍內處理濕地和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問題,為眾多利益相關方提供全面的生態服務並帶來收益。
隨著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和生態保護成就的取得,中國的濕地保護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中國將迎來推進濕地自然保護和恢復的重大機遇。
本文原標題為 "In praise of wetlands"
責編 | 宋平 劉夏
編輯 | 張釗
實習生楊恒瑞、張妙瑤、孫山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