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迎接黨的二十大特刊|這10年,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2022-10-11 08:3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整體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從教育部公佈的一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10年來,我國教育普及水準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2021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比2012年增加了1年。

  這10年,教育系統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全國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普惠性幼兒園更多了,2021年全國有普惠性幼兒園24.5萬所,佔幼兒園總量的83%,其中有一半是公辦園;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孩子上好大學的機會更多了,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得以實施,每年從全國招生計劃增量中專門安排部分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和考生大省招生;農村孩子的個頭更高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高了4.2釐米和4.1釐米……

  這10年,教育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頻共振,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日益成為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中高職學校10年累計培養畢業生7900多萬人;高等學校10年累計培養了7700多萬高素質專業人才,持續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教育部直屬高校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生力軍,各校累計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44.4億元,幫助制定規劃類項目1352項,落地實施科研項目1949項。

  10年來,教育始終被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成為全社會最關心最支援的事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佔GDP的比例連續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為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校舍條件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從3.7平方米增至5.1平方米;生均室內體育用房及運動場面積從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在中西部農村地區,“最好最安全的建築在學校”的理念得到群眾公認。學校資訊化配置水準顯著提高,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網際網路接入率接近100%;義務教育學校多媒體教室比例超過70%,較10年前提高30個百分點以上。

  面向未來,教育系統將繼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丹)

  【我這十年】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型裝備製造廠數控銑工遲海:

  職業教育成就“金藍領”

  作為一名産業工人,我深刻感受到職業教育10年來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後浪”通過職業教育投身産業報國,青春理想得以綻放。

  職業教育,塑造了我的人生軌跡。2003年,我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産業工人為目標,考入齊齊哈爾一重技師學院,學校的定向專業規劃及一系列實踐學習,為我此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06年,我以優異成績從技校畢業,以中級工職稱進入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開啟了我作為一名産業工人的職業生涯。

  職業教育,提升了我的成長空間。近年來,公司為了促進技能人才水準提升,規定參與技能競賽獲獎的職工可以破格提升技能職稱等級。一大批青年職工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公司與職業院校聯合組織的學習班來提升技能水準,學數控工藝、學編程、學先進刀具使用等,我就是其中一員。我一邊苦練技術技能,一邊堅持以函授形式學習直至拿到本科學歷。我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勞動競賽等活動,2010年獲得高級工職稱後,還參與各種市級、省級數控技能比賽,在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榮獲齊齊哈爾市、黑龍江省技能大賽銑工組前三名。兩年間,我從高級工連續破格晉級為高級工人技師職稱,成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高級技師之一。

  職業教育,讓“前浪”“後浪”共同進步。隨著對青年産業工人的培養逐步升級,中國一重引入了政府、學校、企業聯辦的“新型學徒制”,做到了“將教師請進直播間,把師傅帶到機床旁”,為企業技能工人獲得新知識、增長新技能創造了更為便捷的條件。通過平臺的搭建,我所帶領的7名操作者中有6人成為重點設備主技工。針對我們這些“前浪”在編程軟體運用方面的短板,“後浪”積極為我們補課。我們是師徒,也是朋友,互相學習、教學相長的過程很快樂。同時,通過企業與高校彼此邀請授課常態化,我也和很多從事職業教育的老師成為了朋友,一起優化課程、討論方案,讓職業教育在産業一線發揮更大作用。

  近年來,每次回到母校,我都會被職業教育工作的迅速發展所震撼。當年的實踐車間早已換上了先進的設備,多個車間內同步進行著數控實習操作,學生有機會參與大師工作室,共同鑽研前沿技術,融會貫通先進的理論知識和經驗技術。我讀書時,經歷了從傳統機床到數控技術的跨越,如今更年輕的産業工人們,實現了從手動數控到數字化升級的轉型。看著校園內發生的變化,我不禁心生羨慕,也倍感自豪。

  所有這些變化,都得益於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隨著國家高品質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日益提升,各行各業對職業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規模越來越大。職業院校不僅開設了汽車維修、焊接技術等傳統學科,還有電子商務、休閒體育服務等新專業。10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走進職業院校大門,工匠精神越來越深入青年技工心中。伴隨職業教育大發展,相信會有更多的青年人成長為“金藍領”,投身於製造強國的建設中,貢獻無悔的青春汗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覃皓珺 吳浩整理)

  右上圖:遲海正在測量出口土耳其的不銹鋼新型缸塊尺寸。耿江洋攝

  右下圖:馮萬鵬給兩個女兒講繪本故事。宋秋蕾攝

  【我這十年】

  保定國家高新區創發科技有限公司職工馮萬鵬:

  “雙減”讓孩子更開朗

  説到我家這10年的變化,最想講的是學校“雙減”後,女兒的性格變得更活潑開朗了。

  我的大女兒目前在保定市高新區實驗學校讀四年級。一二年級時,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我並沒有給她報任何學科類課外輔導班,但班上一些孩子會利用假期上課外補習班,提前把下學期要學的課程學一遍。老師為了照顧大部分孩子的學習進度,基礎內容往往講得比較簡略。這就導致那些沒有提前學過的孩子在課堂上聽得有點吃力,而學過的孩子聽講也沒有那麼認真。漸漸地,越來越多孩子在補習班提前學習課本知識,課上講基礎內容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那些理解能力沒那麼好的孩子雖然學了兩遍,但還是很難真正掌握知識點。

  老師為了讓大部分孩子跟上進度,會留比較多的作業,對於小學一二年級的女兒來説還是挺吃力的,家長輔導起來也會感到力不從心。每天晚上孩子都得寫到挺晚才能上床睡覺,早上起來看著她睡不醒的樣子,我們別提有多心疼了。

  從去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雙減”讓我們輕鬆了不少。“雙減”以後,孩子們都不去校外學科類補習班了,老師講新課,都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點講起,由淺入深。女兒經常跟我説,現在上課同學們明顯精力更集中,願意參與課堂互動的同學也多了起來,課堂氣氛更活躍了,老師講起課來格外有熱情,學習效果也更好了。

  女兒也有了明顯變化。以前,就算老師和家長管得再嚴、抓得再緊,她在語文課聽寫生詞時總會錯那麼幾個,我也非常無奈。去年秋天上了三年級後,我一開始還怕“雙減”會讓孩子放飛自我,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但她連續幾次生詞聽寫都得了滿分。後來我也漸漸悟出,“雙減”讓女兒沒有那麼大壓力了,心情放鬆自然讓她在考試時發揮得更好。

  聽女兒説,從去年秋季學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老師用大螢幕講課,以前一些平面的知識變得立體了。比如學習古詩時,老師會給他們播放一些動畫視頻,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古詩中的意境。聽説通過大螢幕還能和同學們做小遊戲,大家玩著、學著就把知識掌握了,這樣的上課形式比以前只是看書、聽講、記筆記靈活豐富多了。女兒常説,現在聽老師講課都聽不夠,感覺怎麼才上課就下課了。

  以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主要在輔導作業,還經常鬧不愉快。現在孩子基本在學校就把作業做完了,回家後我們可以給她安排更多活動,看看電影、做做家務,前些天我們還教她怎麼和麵包餃子,孩子可開心了。週末的時候,全家一起出去爬爬山、逛逛公園,孩子開心,也增進了親子感情。現在感覺女兒跟“雙減”前最大的區別,就是比以前更開朗、更愛表達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丹整理)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