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大洋網評: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中國之義”

2022-10-05 15:20:00
來源:大洋網
字號

  現代化是標識人類文明演進邏輯和發展趨勢的核心術語,固然與政治、經濟和科技等因素密切相關,但在更深層上離不開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義,反映的是我們的一個理念,共産黨人、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過得很好,一部分人過得很不好,不是個好現象。真正的快樂幸福是大家共同快樂、共同幸福。我們希望全世界共同發展,特別是希望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組成部分,“義”謂天下合宜之理,貫穿中華文明,蘊含著中國人信奉的價值體系、文化內涵、精神品質和行為準則,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道路選擇、制度安排、價值意蘊、理論闡發的內在支撐,在經歷了傳統與現代碰撞交融後,把社會主義的定向和人類文明成果整合到現代化的行動邏輯和新文明的再造過程中,最終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新的文明形態。不難看出,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和文明智慧,寄託著中華民族祈望共同幸福的大同理想和美好願望。

  彰顯“以天下為己任”的中國道義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時代發展的永恒命題。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歷來以天下為己任,把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為自己的崇高追求和政治理想。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中華民族是有“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提出的農業近代化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式工業化”,從“四個現代化”目標到“三步走”戰略,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式現代化秉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主張,始終堅持國家利益和世界責任相結合,把中國人民的現代化事業作為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形成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鮮明特徵,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藍圖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樣態,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無論在內涵和外延,還是在靜態和動態上,都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世界現代化的內涵,拓寬了現代化理論的維度和深度,顯示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頑強生命力和旺盛創造力。

  處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重要時刻回首過去,析事明理,現代化寄託著多少先驅對人類理想社會的期許,然而,如果不能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現代化就根本無從談起。只有中國共産黨登上歷史舞臺,根除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禍根,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了中華民族性格中那些內在的、最深層的優秀基因,才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撰寫出人類現代化的新篇章。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深厚文化累積創造的結果,是深層次文明力量的外延。如果還是以既有的現代化理論來闡釋和研究,將很難跳出西方的敘事邏輯和模式框架,而無法滿足中國式現代化自身理論建設的內在要求,因此亟須從“中國之義”的文化旨歸和民族敘事邏輯出發,構建起契合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

  彰顯“美好生活”的中國仁義

  美好生活是人類社會的普遍嚮往。毋庸置疑,在現代化進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創造了極大的物質財富。馬克思、恩格斯對此指出:“資産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産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産力還要多,還要大。”西方憑藉著現代化創造的財富優勢縫製“華麗外衣”,編制“高福利”美好生活的現代化圖景,使人們在邏輯上誤將物質富足等同於美好生活,並産生一種幻覺:只要仿傚西方現代化就會建立美好生活。必須看到,這種物質財富的增長在拓展了人們需求的同時,卻給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造成了嚴重的異化。在過去的幾百年中,世界各地都難免出現戰爭、暴亂、侵略、殺戮、資源枯竭等“人為性”地影響人類美好生活的問題和災難,即使到了21世紀,仍然不能避免,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新挑戰,引發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普遍疑慮。西方進行了上百年的現代化建設,非但沒有解決好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反而讓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劃上問號。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必須把美好生活落實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聚焦對人類美好生活和美好未來艱辛探索的現代化理論主題,始終將為人民謀幸福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讓美好生活越來越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表徵。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10年,人們深切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真正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國之大者”。

  顯然,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選擇和所取得的成就不是效倣西方的結果。深入思考和探究中國式現代化就會發現,其在價值和理念上對中國歷史文脈的貫通性和中華文明的傳承性,特別是鮮明地體現出中華文化獨特的“仁義”思想和價值。然而在現實中,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闡釋還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文明維度的話語體系和價值體系,導致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力量還難以與西方現代化相媲美。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在吸收中華優秀文化智慧的基礎上形成一種自主原創的話語建構與表達,使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

  彰顯“命運與共”的中國情義

  馬克思在《共産黨宣言》中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産階級的生産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裏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産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這深刻地揭露了西方現代化企圖將全世界都納入西方軌道,由此主導世界走向的內在玄機。後發現代化國家一旦按照西方邏輯發展本國現代化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陷入西方資本主義所開闢的世界歷史及其內在“支配-從屬”關係,等於陷入了自我殖民的牢籠,在西方勢力範圍所及的“統治-權力”各種關係中苦苦掙扎而無法解脫。

  與西方這種剝削支配世界的現代化邏輯所不同的是,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命運與共、“天下一家”,強調世界歷史思想和人類命運與共事實,追求人類社會公平正義,主張各國和衷共濟、建設光明未來,致力於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情義。

  當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人類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式現代化以“命運與共”的情義情懷,盡己之力,貢獻世界,從應對氣候變化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從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好發展到促進國際合作,從共建“一帶一路”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了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大國擔當,不但打破了西方世界中“逢強必霸”的邏輯誤區,而且賦予了現代化全新內涵、豐富內容和時代意義,為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總之,從“中國之義”的角度把握和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了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有利於客觀準確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訴求,增進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認同。

  (作者:孟源北 係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研究員;廣州黨建研究基地主任)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