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初心之地譜新篇

2022-07-19 11:3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跨越】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無論晝夜寒暑,東海大橋的東南一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總是一派繁忙景象。這座全球單體最大及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2014年開工、2017年開港,不斷刷新紀錄,成就上海港從“東方大港”到“世界強港”的蝶變。

  拼搏不息、創新不止的洋山深水港碼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縮影。

  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上海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在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篇章。

  1.以國家戰略為牽引

  十年間,上海爬坡過坎,實現一個個跨越。

  在2011年首次達到2萬億元之後,上海生産總值在“十三五”期間連續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臺階,2021年達到4.32萬億元,每人平均GDP達2.69萬美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

  把上海的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和謀劃——這“四個放在”,是上海做好一切工作的基點。

  2013年11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揭牌,中國第一個自貿區由此誕生。在“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精神引領下,證照分離、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先進區後報關等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從這裡走向全國。

  2019年8月,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如今這裡已成為深耕制度型開放的“試驗田”,整合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一批前沿産業集群蓬勃發展,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過2600億元。

  “上海是一座光榮的城市,是一個不斷見證奇跡的地方。”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慶祝大會時説。

  2021年7月15日,浦東這張“王牌”迎來了新使命——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這是新時代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歷史使命,是上海在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後的又一次攻堅突破。

  以國家戰略為牽引,創新發展不停步。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加速孕育,上交所科創板和註冊制示範效應不斷放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全面啟動,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共同構成了上海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支撐。

  2.以人民城市為基點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21年秋天,蘇州河上和風送爽,水波盪漾。來自全國各地、俱樂部和高校的賽艇好手齊聚這裡,參加首屆上海賽艇公開賽。兩岸風景如畫,擠滿了觀賽的市民。這一刻,城與人、人與自然無比親近。

  時鐘回撥到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楊浦濱江時,面對在江邊休閒娛樂的市民群眾,提出了“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

  幾年間,黃浦江45公里公共空間岸線貫通開放,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實現基本貫通,昔日“工業銹帶”變成宜人的“生活秀帶”。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成為上海城市建設的根本原則。

  聚焦“老、小、舊、遠”等民生難題,上海啟動實施早餐工程、老舊住房加裝電梯、幼兒托育等16項民心工程持續推進。2019年,上海完成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立項的居民樓達624幢,超過過去7年之和。2021年,加裝電梯跑出“加速度”,全年完成加裝電梯簽約6073台,讓無數“懸空老人”落地,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聚焦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五年間,上海累計實施改造308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5.4萬戶,這一困擾城市多年的民生難題將在今年迎來歷史性解決。

  從首創“15分鐘社區生活圈”,到橋下運動場、城市高線公園;從數字化轉型的“建築可閱讀”,到層出不窮的美麗街區,上海正按照“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要求,努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3.以紅色文化為底色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上海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裡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叮囑一定要把會址保護好、利用好。

  上海牢記總書記囑託,建黨百年之際,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紀念館新館在新天地太平湖邊落成,展廳面積擴至3700平方米,展品數量從原先的278件增至1168件,通過各種現代化手段生動講述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與此同時,上海深入實施“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至2020年共梳理出612處重點舊址、遺址、紀念設施類紅色資源。

  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這座城市的神韻魅力所在,也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發力點。

  2022年1月23日,上海歌舞團的兩部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和《朱鹮》在美琪大戲院迎來駐場演出的第100場。這一天,也是《永不消逝的電波》第400場演出,創造了中國舞劇的奇跡。

  除了打造雜技劇《戰上海》等一批爆款劇目,上海還全力打響“演藝大世界”品牌。在環人民廣場1.5平方公里範圍內,已建成專業劇場和演藝新空間31個,成為國內密度最高的劇場群。三年來,145部劇目在這裡首發首演,2021年完成營業性演出21037場。

  下一步,上海將高品質打造一批城市文化地標:國內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東館,定位為世界頂級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的上海博物館東館,作為國際歌劇藝術重要舞臺的上海大歌劇院將陸續竣工。

  這座獨具魅力的人文之城,正不斷提升城市軟實力,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人民城市典範,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景。

  【201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98.50萬人。

  ●全市地區生産總值21305.59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8.96萬元。

  ●發明專利授權量1.14萬件,技術合同成交總額588.52億元。

  ●森林覆蓋率12.58%,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7.0平方米。

  ●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468公里。

  【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89.43萬人。

  ●全市地區生産總值43214.85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17.36萬元。

  ●發明專利授權量3.29萬件,技術合同成交總額2761.25億元。

  ●森林覆蓋率19.4%,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8.8平方米。

  ●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831公里。

    數據來源:上海統計年鑒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