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下半年經濟怎麼幹①:宏觀政策如何發力

2022-07-11 14:0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克服重重困難,呈現穩定恢復勢頭。宏觀政策加大調節力度,所有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下半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有望持續發力,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發揮政策效益

  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今年我國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安排達3.65萬億元,截至6月底已基本發行完畢。

  “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將新基建、新能源項目納入專項債券重點支援範圍。”這個前所未有的發行、使用“時間表”,從側面反映了今年實施宏觀政策的力度。

  從財政支出看,儘管財政收入受留抵退稅影響較大,支出仍然保持力度,1月份至5月份累計超9.9萬億元,增長5.9%,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中央財政將督促儘快下達各項轉移支付,同時要求各地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切實把支出進度提上來。加緊推進已納入年度計劃的重大工程建設,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儘早發揮資金和政策效益。”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特別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援範圍,1月份至5月份基建投資穩步增長,有力托底經濟。

  與此同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上繳結存利潤,釋放長期流動性;兩次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及時推出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上半年,貨幣政策靠前發力,把穩定經濟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

  尤其是二季度以來,由於疫情起伏反覆,部分地區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部分行業和群體受到較為嚴重的衝擊,對政策支援的需求更迫切。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進一步加大,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增長、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從總量上看,降準等措施的落地,釋放了更多增量資金支援實體經濟。4月25日,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5300億元。同時,央行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已上繳了8000億元,超過了全年擬上繳1.1萬億元的70%,相當於降準0.4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4月份和5月份,廣義貨幣(M_2)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5月份更是達到11.1%。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加大穩信貸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尤其是對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援。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接下來,將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保持流動性總量的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審慎經營原則,加快已授信貸款的信貸投放,積極挖掘新的項目儲備,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科學把握節奏

  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是今年實施宏觀政策的重要特點。

  面臨一系列壓力,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現金流問題突出。今年以來,全面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不斷加快退稅實施進度,強化退稅資金保障,確保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及時享受退稅政策紅利,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減負紓困。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加大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7個行業納入留抵稅額政策範圍,再增加退稅1420億元,全年新增退稅總額達到約1.64萬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統計顯示,4月1日至6月25日,增值稅留抵退稅已有17033億元退到納稅人賬戶,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臺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元,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退稅款達18266億元,是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2.8倍。

  “今年上半年,我國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是一大亮點。”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説,預計下半年將加快實施新增7個行業的留抵退稅,嚴格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推動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及時落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為市場主體注入活力。

  總量政策力度不減的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陸續落地,近期,更推出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用於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援。

  上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今年1月份至4月份,企業貸款利率為4.39%,較去年全年進一步下降了0.22個百分點,這一利率水準創下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下一階段,將突出金融支援重點領域,加大普惠小微貸款的支援力度。”潘功勝表示。

  強化協調配合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由於多重超預期因素出現,上半年經濟運作受到影響,要實現全年工作目標,下半年必須採用非常規的政策支援方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分析。

  上半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和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影響,財政收入形勢較為嚴峻。馮俏彬認為,下半年要保持年初確定的支出強度,需要籌措新的財力,因此需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統籌現在與未來,做出相應處理。

  “從貨幣政策看,下半年要特別注重與財政政策的協調,在總量、投向、利率、管理等方面做好配合。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的大力介入,這是當前財政貨幣政策做好配合的一個關鍵點。二是在籌措新財源方面,財政貨幣政策需要協同。”馮俏彬説。

  李旭紅認為,轉移支付是中央調控地方財政狀況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緩解地方財政支出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強調,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下半年穩健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將只增不減,貨幣政策或將加大總量工具的基礎貨幣投放力度,緩解銀行資金成本壓力。

  “目前國內經濟處於恢復的重要階段,財政和貨幣政策有望繼續為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援。”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工具優勢,充分挖掘利率改革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企業、綠色發展、製造業、基建等重點領域支援,並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預計下半年總量貨幣信貸仍將保持合理增長,並將充分發揮結構工具直達精準優點,支援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溫彬表示,下半年,我國宜堅持“以我為主”同時“內外兼顧”的貨幣政策操作,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通過總量政策重點解決總需求不足問題,通過結構性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逆週期調節的兩大政策工具,均能發揮穩定經濟的作用,要加強協同配合。”羅志恒認為,近期先後推出“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和“發行3000億元開發性金融債,用於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兩項政策,有助於維持基建投資增速。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