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輛車就修12車道 “面子”決策人民不會滿意
7月2日上午,安徽省召開16個省轄市二季度工作評議會。會上,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專門批評了個別幹部“虛、躲、冷、粗、假”的問題,並指出“作風問題背後是政績觀問題”。他舉例説,某縣經濟體量靠後,修馬路卻修了12車道,跑在路上的車卻沒幾輛。好做面子工程,不做裏子工程,是一些幹部政績觀發生偏差、決策失誤的具體體現。
針對這些問題,鄭柵潔要求全省黨員幹部處理好顯績和潛績的關係,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顯績,也要做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立長遠的潛績,杜絕急功近利的短視心態。
新聞報道並未指明鄭柵潔所舉的案例發生在安徽哪個縣。然而,對於這類現象,全國許多地方的居民都不會感到陌生。“面子工程”不是新詞,而是人民群眾厭憎已久的老問題。放眼望去,不論是過度寬敞的馬路、還是過度豪華的政府建築、過度氣派的地標雕塑,都曾引發群眾發表意見,成為新聞的“主角”。
馬路寬、大樓新、地標氣派,單獨説起來都不是什麼壞事。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表面功夫”不能被排到過高的次序上。倘若一個地方財政預算寬裕,多在基建領域投入一些,以前瞻性的建設拉動發展,百姓未必會有什麼意見。然而,在當下的現實中,全國財政都要過“緊日子”,沒有哪個地方政府敢説自己手裏的錢多得花不完。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政府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省著花、算著花,花在人民需求最迫切的“刀刃”上。
凡是被點出存在“面子工程”問題的地方,都有不少更重要的問題等著政府出錢解決。人們不是不喜歡行駛在12車道的馬路上,而是無法眼睜睜地看著本地的財政資源“繞過”民生需求,直奔“面子”而去。愛面子的人不少,但面子無法脫離裏子而存在。在一個口渴至極,欲求水而不得的人面前,用大桶大桶的水澆花,本身就是一種惡。
此前,曾在年財政收入不足10億元的情況下,舉債近兩億元修建“天下第一水司樓”的前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獨山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對外人而言,哪怕只看照片,也不難感受到“水司樓”的恢弘氣派,但對正在奮力脫貧的本地人而言,這棟漂亮的建築卻如同一根刺,刺痛著他們的心。放著“裏子工程”不去做,“面子工程”越是漂亮,越能反襯出一地政府部門的失職。
或許有人認為,現在中國富起來了,不比幾十年前,寬敞的馬路早已不是大城市的“專利”。但是,任何市政工程都要花費公帑,不論成本是高是低、財政能否負擔,政府開工工程之前,都該先問一問群眾是否需要。如果一個地方根本沒有那麼大的人流車流,就算出得起錢,也不該如此輕率。“有權不可任性”,決策者每時每刻都應捫心自問:自己作出的決定究竟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福祉,還是為了政績乃至個人喜好。
楊鑫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06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