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三夏”生産:豐收喜報頻傳 夏播緊鑼密鼓
“産量高、品質高、價格好,情況好于預期,又是一個豐收年!”——這是記者近日在夏糧主産區一線調研聽到的豐收“喜報”。眼下,全國麥收工作已接近尾聲,多個主産區小麥品質好于常年,收穫超出預期。與此同時,夏播也正緊鑼密鼓開展。夏糧歸倉,秋糧初長,大地再次種下豐收的希望。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産的第一季。專家表示,今年夏糧豐收底氣足,加之惠農政策接連出臺,提振了農民的種糧信心,能夠讓中國人把飯碗端得更牢。
近日,記者來到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代召鄉曹樂堡村看到,農民曹紅波的麥地裏,伴著機器轟鳴聲,一摞摞麥穗正被裝進聯合收割機的“肚子”裏,變出黃澄澄的麥粒。
受去年曆史罕見秋汛影響,河北省冬小麥越冬前苗情為近30年來最差。而據農情調度,目前河北省小麥長勢普遍好于常年、接近歷史最好的去年,夏糧豐收在望,預計大面積收穫將於6月22日左右基本結束。
“今年全村小麥長勢‘爆好’,家家戶戶小麥産量都很高。”代召鄉曹樂堡村黨支部書記張鵬飛對記者説,目前曹樂堡村2855畝小麥已全部顆粒歸倉。
“三夏”大忙時節,這樣的豐收喜報頻頻傳來。
隨著夏收基本完成,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安徽4280萬畝小麥單産、總産有望創歷史新高。
“今年的小麥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綜合業務股股長武傑説,“前些年,小麥有不完善粒,今年籽粒飽滿,看著真喜人!”
記者從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近期,該局對淮北、亳州等主要小麥産區開展的品質調查顯示,截至6月7日,三等以上小麥佔95.1%,比上年同期提高9.7個百分點。
“超預期”收穫來自一系列“超強度”穩糧舉措。一方面,精量播種、病蟲精準測報、“一噴三防”等技術在田間廣泛應用,科技支撐已經貫穿糧食生産、流通、收儲等全過程。另一方面,從播種、管護到收割等各環節,機械化讓糧食生産能力得到提升。
“去年我們村開挖了1000多米灌溉渠,農業農村局定期飛防打藥,技術人員田間地頭實地指導,代召鄉主管領導和包聯幹部實地查看苗情、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實打實地幹在地頭。”張鵬飛告訴記者,今年小麥沒有受病蟲害、幹熱風等侵擾,長得特別好。
減損也是增産。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通過推廣糧食機收減損技術,今年安徽省小麥機收損失率在2%以下,減少小麥收穫損失約3億斤。
糧出手、錢到手——根據中糧集團介紹,今年夏糧收購呈現出質、量、價“三高”的態勢。目前來看,中糧今年收購價格明顯高出最低收購價,為近年來最高。
“新麥上市以來,加工、儲備、貿易等各類企業採購意願較強,積極入市收購,市場活躍度高。目前,小麥收購價格普遍在每斤1.5元左右,遠高於1.15元的最低收購價格水準。”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處長、研究員姜楠説。
全面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農資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一系列惠農好政策紛至遝來。
細數著自家16畝地的總收益,曹紅波爽朗的笑聲回蕩在麥田裏,“1畝地産量1350斤,收糧點1斤小麥收購價格1.5元,一畝地收益2025元,收穫情況比往年都要好!”
“今年以來,我國夏糧生産面對各種挑戰,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産,多措並舉,攻堅克難,確保夏糧豐收,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經濟平穩健康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姜楠説。
夏收連著夏種。眼下,多地夏種也進入高峰。
收完小麥,一大早,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種糧大戶尚躍又忙著在田間播種玉米。尚躍説,趁著天氣好,抓緊把種子播到地裏,農時可耽誤不得。
今年,尚躍複合種植了370畝大豆玉米。“2行玉米、4行大豆間作套種,不僅能實現玉米不減産,還能增收大豆。”尚躍説。在安徽東南部,水稻插秧也正緊張有序進行著。
記者了解到,今年安徽預計夏播糧食面積6145萬畝,截至6月12日,已播種3615.9萬畝,佔計劃面積58.8%。在夏糧及春播糧食面積均較上年增加基礎上,夏播意向全部完成後,安徽全年糧食面積將達10970萬畝以上。截至6月14日,河南全省夏播面積7879.4萬畝,佔預計面積的87.5%。
夏糧歸倉,秋糧初長,田地裏再次種下豐收的希望。(記者 汪子旭 郭雅茹 水金辰 姜剛 郭雅茹 馬意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