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穩脫貧人口增收“基本盤”
近日,在全國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推進會議上,國家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要多措並舉拓寬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渠道,確保完成今年全國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這是最基本要求,也是必須守住的“底線”,堅決防止因就業不穩出現規模性返貧。
據統計,2021年,脫貧人口務工收入佔比接近70%。可以説,工資性收入是脫貧人口收入的“基本盤”,穩住了崗位、實現了就業,防止返貧致貧就有了堅實支撐。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規模達3133萬人,已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但需要注意的是,脫貧人口的就業還存在不少不穩定性因素。
從脫貧人口就業特徵看,農村勞動力整體技能水準還不高,有一技之長且能夠實現長期穩定就業的還不是大多數。特別是在縣域內就近務工的,雖然可以降低外出成本,但很多都是季節性務工,收入水準受崗位穩定性影響較大。從脫貧人口就業形勢看,吸收脫貧勞動力就業數量較大的服務業和初級製造業受疫情衝擊明顯,崗位供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減。在這些縮減的崗位中,有的是階段性的,等企業復工達産後,還可以繼續供給;但有的崗位會直接消失,需要挖掘新的就業空間。
因此,要保障脫貧人口的穩崗就業,托穩脫貧群眾增收的“基本盤”,當務之急是穩市場主體。今年以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層面都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日前,國家鄉村振興局還印發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措施》,其中也包含不少支援企業穩崗的政策。從國家到地方出臺的這些政策措施,覆蓋面不可謂不廣,含金量不可謂不高,針對性不可謂不強,脫貧人口的崗位穩不穩,關鍵是看這些政策落得實不實、執行得準不準、操作得細不細。
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要做好重點幫扶地區和返鄉回流人員、脫貧家庭大學生等重點群體的動態監測,因地、因戶、因人精準施策。一方面,要穩住現有崗位,用足用活各類政策幫助用工企業儘快渡過難關,恢復生産經營,提升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的能力。尤其是在資金補貼、金融支援等方面,做到應享盡享、應享快享。除了服務業、初級製造業領域的市場主體外,還要確保公益性崗位、扶貧車間等平臺能夠穩定吸納就業。另一方面,要拓展崗位供給,通過産業幫扶等措施,培育脫貧人口就業崗位增量,同時發揮好東西部協作機制,深化勞務對接合作,在東部發達地區挖掘脫貧人口就業崗位存量空間。
從長遠看,還要持續加強脫貧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脫貧人口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就業能力。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對一些暫時無法就業的脫貧人口,在進行政策幫扶的情況下,及時開展技能培訓,並擴大農村勞動力長效培訓機制覆蓋範圍,加快實現脫貧人口由體力型就業向技能型就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