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保護歷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②】“閱讀”地名 味深藏的歷史記憶

2022-06-15 09:22: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正式施行,設立地名文化保護專章,明確加強地名文化遺産保護、制定保護名錄、做好檔案管理、鼓勵社會參與等要求。

  地名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卻是極易被忽視的文化遺産。它像一個坐標係,沿著其時空變遷,你可以觸摸到歷史的更疊;它又似一本説明書,短短幾行字便能讓你了解此地的自然人文沿革。對於每個人來説,那些熟悉的地名也往往寄託著思鄉之情、歸屬之感。我們與您一起探尋地名背後那些有趣的人、事、物,並就如何傳承保護地名文化聽取專家建議。

  【記者觀察】

  一份無形的自然歷史檔案

  在北京東城區鬧市中,靜靜地藏著一條“史家衚同”,衚同中有一座小小的史家衚同博物館。衚同長度雖然只有700米左右,卻見證了無數歲月:它建成于元朝,興盛于明清,保留了傳統的格局面貌。這裡曾是清政府選拔赴美留學生的考場,也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肇始之地,諸多名人曾居住在此。博物館中對“史家衚同”名字的由來作了介紹:有一種説法是,衚同為紀念史可法而命名;另一種説法則是,此處曾經居住著史姓大戶。

  在北京,還有成百上千條這樣的衚同。今年3月,《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衚同 第一批)》正式公佈,包括磚塔衚同、史家衚同、百花深處等598處。

  翻閱這個名錄,會發現許多有趣的衚同名,而在名字背後也都有不少故事可説:“楊梅竹斜街”得名于它的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傾斜;“五道營衚同”是因明清時期軍隊駐紮此處而得名;“三保老爹衚同”最初是人們為了紀念鄭和,給他的故居所在地命名,逐漸演變成了“三不老衚同”;“禮士衚同”最初因為販賣驢騾被稱為“驢市衚同”,到清末宣統年間廢驢市,人們取諧音將其改為“禮士衚同”,增添了禮賢下士的文化意涵……

  “一個地名或者一個地名體系,往往能將地區特色鮮活地呈現出來。同時,它也是一個文化價值系統,體現了一定空間範圍、一定時間歷程和一定人群範圍內的價值認知,具有凝聚共識、教化宣傳、傳承歷史的顯著特徵。比如,北京老城裏的一系列地名,體現了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文化特徵。昆明城則多以動物為山水和城市命名,如長蟲山、白鶴山、寶象河、盤龍江、金馬碧雞坊等,體現了西南地區獨有的自然崇拜和文化特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黃鶴認為。

  作為符號系統,地名或概括該地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地貌,或體現人類聚居賦予該地的特色定位,或體現自然與人文特色的結合。地名也能在人群中引起持久共鳴,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園。例如,甘肅的“敦煌”二字勾勒了西北大漠戈壁中的飛天浪漫;説到長安街,人們眼前浮現的則是首都十里華燈的莊嚴形象……“在我國城鄉快速演進更疊的過程中,應予以地名保護足夠的重視,保持地名系統的穩定性,通過加強宣傳,讓公眾認識到地名的文化價值,共同營造和守護美好家園。”黃鶴説。

  具象的文化歸屬,溫暖的心靈港灣

  地名不僅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符號,而且是人們心靈的歸屬。

  學習編輯出版專業的小鄭,對歷史文化很感興趣,這幾年專注于研究家族族譜。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地名就是以先祖名字或經歷命名的。“一位老祖宗,遷徙到某處,做了什麼事,那個地方就可能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傳個幾百年,口音一變化,大家可能就不知道這個事了。”

  他查閱了不少地名資料。“大至省份、城市,小到鄉鎮、村落,甚至一個亭子、一座橋,很多都有歷史淵源。譬如益陽,本來是資陽,資江之北;安化、新化,戰亂年代土匪出沒、動蕩落後,平定之後希望得到平安、施行教化。我家鄉的鎮子叫岳家橋,據説岳飛曾在那裏駐過軍;有個村叫洗澡坪,説是軍隊士卒在那裏洗過澡。”在小鄭看來,這些故事口耳相傳,既體現了歷史變遷,也反映了風土人情和美好願景。

  在方言調查與研究的過程中,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徐越發現許多地名與當地方言及其歷史文化密切相關,深刻反映了人們語言使用的變化。“比如嘉興王店這個地名。在當地方言中,‘王’字音同‘陽’,是古音的遺存。吳江‘平望’在當地方言中音同‘平傍’,是為了追求順口發生的語流音變。”在徐越看來,地名的演變、讀音的變化過程,均有其歷史來源,承載的是當地特色歷史文化,也是語言學研究的豐富資料。“建議將各地方言中的特殊地名讀音加以記載、予以解釋,幫助青少年和其他地方的人更多地了解地方文化。”

  2021年12月31日,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右安門外大街與玉林南路交叉路口的地鐵景風門站開通。住在附近的居民小王很好奇:“為啥不叫右安門站呢?”他發現,身邊不少居民都對這個地名有些不解。對此,地名學者岳升陽解釋説,景風門是金中都的城門,1215年被元軍摧毀,以此命名體現了北京建都歷史和相關考古發掘成果。

  小王説,他看了專家科普之後,去查了相關資料。“明清歷史還相對熟悉些,對金代我可以説完全不了解,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契機。”

  一份亟待守護的文化遺産

  加強地名研究相關隊伍建設,建立保護名錄,出版圖書,製作與地名文化有關的專題紀錄片,開發文創産品,建設地名文化展示場館……對地名文化的傳承保護有許多方式。近年來,隨著對地名文化重視程度的提高,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地名文化保護的政策法規。比如,重慶將“地名文化保護”作為2021年《重慶市地名管理條例》修訂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專章形式予以明確。2020年6月正式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髮展辦法》是我國首部地方文化保護專項法規,其中明確規定“地名主管部門在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以及地名標誌的設置中,應當注重對閩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5月1日起,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更為地名文化保護帶來了新契機。

  2019年11月,一檔名為《中國地名大會》的節目開始在央視播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突出的知識性趣味性迅速引發關注。在豆瓣上,兩季節目的評分分別高達8.3和8.4。有網友説:“以地名為載體,介紹中國的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等傳統文化,包含著很多優秀傳統思想,比如對故鄉的感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念等等,都是觀眾熟悉並容易共情的東西。”

  《中國地名大會》節目組工作人員王屾告訴記者,他們的初衷便是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挖掘地名裏的文化氣,喚起更多人關注地名。“我們發現地名有時和人名很像,都會紀念一些時間節點與事件,寄託美好希冀。”王屾説,“在同一個地名下生活的人往往會帶有一種共同特徵,不僅是外貌,在他的精神、氣質、性格、生活方式中都能夠感受到。這是最簡潔的語言,卻有最豐富的資訊。千百年後的人們,如果還能通過名字了解到古人經歷了什麼,這種向心力是非常奇妙的。我們希望挖掘地名背後人們世世代代的生活,以及他們生生不息的內核。”

  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的王建富是《中國地名大會》專家組成員。30多年來,他跑了600多座島嶼,整理的地名資訊資料字數以百萬計,也在不斷向大眾科普地名文化,他的微信名就是“地名是種文化”。在他看來,這幾年非常可喜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地名文化感興趣。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深深體會到人才的缺口:現在處於跨越式發展時期,每個城市每年新增地名量都遠大於過去幾十年,地名審批存在量大、時效性強的問題,壓力很大。而地名看似簡單,卻涉及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多學科的知識,基層一線,更急需“活地圖”“活詞典”式的人才。

  如何更好地保護現有老地名、挖掘其文化內涵?“現在有不少地名太沒有文化氣息了,幾千年、幾百年的文化,凝結在一個地名裏,一旦武斷地改掉,總覺得文化的傳承被斬斷了一節。”但小王也有疑惑,“歷史地名的保護固然重要,但是否需要考慮相應的經濟成本和生活便利?對於已經習慣了新地名,或是已沒有歷史遺跡留存的地方,是保留甚至恢復舊地名,還是與時俱進用新名字呢?”

  對於這個問題,記者在微博上展開了調查。55%的參與者認為,應該讓更多地名體現傳統文化傳承,但也有33%的網友建議維持現狀,不影響生活是最重要的。

  對此,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韓茂莉認為:“所有含有歷史記憶的地名都不是憑空而降的,而是在過往歷史中選擇、接受並繼承下來,成了今天熟悉的空間標識。對地名的維持或者改換,都要遵循穩定的宗旨慎重研究,既要尊重歷史,也要考慮今天的應用。”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