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丨美國“奶粉荒”凸顯其經濟和政治體制問題
美國國內“奶粉荒”已持續數月,起初歸因于供應鏈不暢和工人短缺。今年2月,美國最大奶粉供應商雅培公司因産品安全問題召回數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涉事工廠停産,令“奶粉荒”雪上加霜。
美國“奶粉危機”表面上看是疫情下供應鏈不暢和雅培公司奶粉召回事件所導致的,事實上,在這場危機的背後,還反映出更深層次的美國經濟和政治體制問題。
貿易保護 進口高關稅損害消費者權益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市場約98%嬰幼兒配方奶粉為美國本土生産,外國生産商奶粉進入美國市場面臨多重障礙。
《大西洋月刊》在分析中提到,美國為維護本土品牌、嚴格控制配方奶粉進口而高築關稅壁壘,加劇了奶粉荒短時間難以緩解的局面。
行業壟斷 美國政府難辭其咎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涉事的雅培在內的三家美國公司就控制了全美配方奶粉約95%的市場份額,其中,雅培公司市場份額高達40%左右,其位於密歇根州的工廠更承載了該公司約一半的本土生産能力。
美國非政府組織“食品與水觀察”研究主任阿曼達 斯達巴克指出,美國整個食品生産鏈高度集中,一旦奶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鏈出現問題,便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遭殃的就是普通民眾。而美國政府沒有對雅培這類壟斷企業行為進行干預,導致其一家工廠關閉就給全美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美國某奶粉公司首席執行官 勞拉 莫迪:大部分市場份額被極少數的品牌佔有,當其中任何一個停産或者召回産品時,市場就會出現供應缺口。
兩黨互相甩鍋 “奶粉荒”成政治話題
這起關乎嬰幼兒健康的“奶粉危機”也淪為了黨爭工具。在美國兩黨長期尖銳對立的政治環境下,今年11月還將舉行美國國會中期選舉,這讓“奶粉荒”演變為政治話題。
共和黨方面指責民主黨領導的政府應對遲緩,嘲諷道,“美國的母親們都沒法給孩子喂奶了,民主黨人還在忙著給烏克蘭送錢。”
民主黨方面則指責共和黨在國會相關議案中的投票幾乎都投反對票,來阻撓拜登政府解決“奶粉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