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攜手助就業,須抓四大關鍵點
【圓桌對話】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勞動關係研究所所長 吳清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姚凱
對外經貿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徐松
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武星艷
1 更新擇業觀念
記者:從當前大學畢業生“盼就業”和一些企業“愁招工”之間的矛盾看,影響大學生就業意願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過校企合作,讓更多大學畢業生願意“進工廠、去一線”?
徐松:據人社部與工信部統計數據,我國製造業領域人才缺口2020年已達1900萬人,2025年預計突破3000萬人。這一局面,召喚著高校畢業生更新擇業觀、做出新選擇。要實現這一點,需要高校在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培養上下大力氣,也需要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成長平臺。
姚凱:當前年輕人擇業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追求靈活自由。隨著資訊技術和網際網路産業飛速發展,新業態帶來了多樣化就業選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就業人口達7.5億人,其中靈活就業人員超過2億人。新一代年輕人崇尚自由、渴望挑戰、追求生活品質,與傳統工廠流水線上時空固定的工作相比,靈活就業給年輕人創造了更多選擇,帶來了彈性的可支配時間,也從工廠“搶走”了部分人才。二是追求穩定。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更大挑戰,年輕人的擇業觀也受到影響,公務員、事業編等再度成為熱門選擇。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大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資訊壁壘,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業發展現狀,了解崗位的作用和潛力,消除對於工作崗位的不準確認知,同時也能幫助企業提前培養、選拔優秀人才。
吳清軍:大學生就業難與製造業企業招工難的結構性矛盾已持續多年。從意願上看,很多大學生的就業期望是管理類或技術類崗位,而製造業企業希望招到普通操作工或有工作經驗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影響大學生就業意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上還與産業結構直接相關。在國民經濟中第三産業佔比持續增加、製造業佔比逐漸降低的背景下,很多大學生自然傾向於在金融、保險、網際網路等行業就業。製造業企業想要吸引人才,首先得解決如何為人才成長與職業發展提供更大空間、更高平臺的問題。
武星艷: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很多家庭改變了期望子女儘快就業、“養家糊口”的觀念,更希望下一代找到穩定、舒心的工作。父母的觀念、重文輕商的傳統,以及部分存在的攀比、跟風心態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了大學生的求職理念。
形成符合時代需求的新型擇業觀,需要家庭、學校、企業、社會發揮合力。從家庭角度,應改變對“藍領”的認知,讓孩子意識到其不再是低收入群體的代名詞,技能人才同樣會受社會認可、尊崇。從學校角度來説,應及時調整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符合社會預期。從企業角度來説,不僅應考慮如何使用人才,也要為人才成長創設條件。從社會角度來説,要為校企合作助就業提供支撐。同時,營造埋頭苦幹、提倡實幹的風氣,激勵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2 變革培養模式
記者:從光明日報近期關於促就業的連續報道中,我們發現:高校人才培養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培養模式單一、專業調整滯後等問題。怎樣解決此類問題?高校在專業結構、課程設置、教育教學、實習實踐等方面應進行哪些變革,促進人才供給和産業需求相協調?
徐松:學科本身屬性會影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例如,理工農醫等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要求必須保證實踐類課程數量,在這些專業中,雙師型教師較容易實現;而文史哲甚至經管類專業的實踐課程較少,部分專任教師僅從理論出發做研究,未有深入行業一線的經歷。因此,要根據學科特色制定本學科的就業指導和實習實訓規劃。以經管類專業為例,可邀請畢業校友、校外導師等發揮專業力量,部分課程可邀請行業專家開課,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取行業一手資訊,甚至將課堂搬進企業,更好地將就業實訓前置。
武星艷:近些年,很多職業技術學院在産教融合方面走得比較靠前,比如,學習德國“二元制”教育體系,採取師徒制、訂單制培養模式,構建緊密對接産業鏈的學科專業體系。部分企業還為學校提供實際應用的教學條件或直接進入學校授課,切實彌合了教育與應用之間的鴻溝。
當前,高校應切實樹立學科與産業緊密對接的意識,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動態,與企業共同搭建實習聯絡平臺。蘇州工業園區將人工智慧等重點産業相關院校納入統一服務平臺,通過平臺與學校就業服務部門密切聯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
姚凱:高校應加強人才培養的前瞻性改革,根據産業升級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以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提升人才供給水準。發揮校企聯合專業指導委員會作用,在設置專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結構和更新改革教學內容時充分參考企業專家和産業專家意見。在實踐性強的課程中引入企業教師,聘請企業專家擔任就業指導顧問,圍繞企業用人需求,設置實戰型企業實習、實訓課程,綜合提升高校教學的專業化、素質化和産教融合水準。
吳清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除了培養當前市場需要的技能,更需要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而不斷變化,只有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才有可能滿足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所以,高校在做好就業服務的同時,也要紮實建設基礎課程和基礎學科。
3 革除合作壁壘
記者:今年教育部開展了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目前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等合作中還存在哪些壁壘?如何提升校企合作水準,尤其是增強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徐松:目前校企合作已邁出重要一步,但仍然存在短期效應、冷熱不均、缺乏抓手等現象。高校需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結構,與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在保證學生通識培養的基礎上,專業部分向企業傾斜;企業應多了解高校人才培養特色,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打造“訂單班”等形式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校企攜手的關鍵,在於“攜手”後的真抓實幹和延續性穩定性,還要注重學生的“用戶體驗”,提升學生的代入感和收穫感。
姚凱:當前,高校所面臨的考核方式與企業差別較大,企業直接面臨市場的檢驗和淘汰,而高校的教育資源佈局和人才培養規劃並非只從市場角度考慮。因此,相當比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離散化問題,企業難以從這類合作模式中獲得實際利益,致使一些企業不願投入人力、時間、經費等成本與學校持久合作,故而出現“校熱企冷”現象。
建議高校積極探索市場化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挖掘和企業的共同利益,提高企業參與積極性。一方面,高校除了直接為企業提供人才外,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持續的教育服務支援,為企業骨幹技術人才和優秀工程師提供深造機會,建立定制化、精細化、專業化的人才全週期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通過共同搭建綜合實訓基地和多樣化平臺,將校外實踐資源引入校內,提升高校實踐教學能力。同時,還可引入“華為認證”“思科認證”等具有標桿效應、市場廣泛認可、跨領域、多技術融合的企業認證作為學生考核依據,提升學生評價的市場化水準。
武星艷:政策需要落到實處、得到反饋。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科專業設置、教師配備、招生就業等系列工作。建議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在統籌方面更下功夫,與地區産業協會、人才交流中心等接洽互動,匯聚社會各方資源,為學生開拓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4 健全保障機制
記者: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便印發了《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健全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結構調整機制”。政策施行5年來,産教融合取得一定進展,但效果尚未全面顯現。深化産教融合,政府應如何“搭好臺”,推動形成“雙向發力”的全程化、全方位機制,為人才培養和就業提供支撐?社會各界可以提供哪些助力?
吳清軍:目前除了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崗位能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無縫對接之外,大部分崗位都需要一定的人才成長期。建議政府重點關注人才成長期,保障大學生在成長期中有寬鬆的就業環境和學習環境。比如,政府可積極引導企業招收應屆或畢業5年之內的學生,對此類企業給予一定補貼,讓企業真正承擔起培養自身所需人才的任務和職責。再如,招用5年以內的畢業生,可以按學生的就業時間給予不同層級的社保補貼,既降低企業用工成本,也保證補貼資金安全有序。
姚凱:政府一方面應搭好産教融合平臺,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服務平臺,聯合高校與用人單位共建大學生就業平臺,保障人才、高校和企業之間的資訊暢通。另一方面,提供有效的就業政策和公共服務保障,鼓勵製造業企業重視一線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儲備,降低企業用人成本。政府搭臺的同時,要充分調動和激發全社會力量。社會輿論應重視新時代勞動教育,樹立勞動光榮、平等就業的意識,消除“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偏見。
武星艷:政府可以優選一批與地方産業發展相契合的院校,把標桿企業和學校引入平臺,對引入的院校、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扶持;出臺大學生實習、見習支援性舉措,強化對學生求職的全流程服務力度。比如,蘇州工業園區從鼓勵學生到園區實習開始,為學生提供實習補貼;為達成面試意向的學生提供面試交通補貼;為有意向到園區工作的畢業生開通人才落戶直通車,提供生活補貼、優租房體系等所有支撐政策,減少學生後顧之憂。
徐松:高品質的校企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機制保障,可借鑒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的做法,形成高校、企業、政府、學生的“Y”型合作模式。其中,學生為中心,高校、企業為上端兩個頂點,政府為底部支撐點位,圍繞學生形成合力,做好全週期的就業指導工作。政府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紓困解難:
首先,搭建溝通橋梁,確保供需匹配。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需要對接不同行業的企業,企業也需要在眾多不同層次高校中尋找適合的“搭檔”。政府應整合多方需求,建立合作庫,分類匯總,促進校企精準匹配。其次,出臺保障措施,提供多方支援。學校和企業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部門出臺政策,多方保證人力、物力、財力,提高合作的延續性。最後,引流社會資源,實現充分就業。政府應加大社會保障建設,提供財政稅收支援。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政府出臺合理、及時的管理政策,是推動校企合作、助力穩定就業的關鍵。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李曉 光明日報通訊員 郭曉蕾)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