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賀東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動體現

2022-05-24 20:1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上世紀9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主持編制了“3820”戰略工程。此後歷屆福州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一張藍圖繪到底,各項戰略目標先後實現。梳理“3820”戰略工程的實踐探索,對於更好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創造性貢獻與創新性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

  在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內部差異性大的國情之下,中國要實現現代化目標,需充分調動各地區積極性,鼓勵地方與基層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具體到上世紀90年代初的福州,習近平同志關於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山(江)海協作、綠色發展等方面的主要施政理念,為“3820”戰略工程各項目標先後如期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統籌規劃。一個地區的發展涉及多個領域的建設及各個産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發展戰略上進行統籌協調。“3820”戰略工程著眼長遠、全面統籌,進行戰略謀劃。既實現市域範圍內的經濟協調發展,又圍繞城市結構進行遠期規劃,還注重産業發展上的統籌規劃。

  因地制宜。主要體現為根據福州在歷史文化、海洋資源等方面的區域特色制定發展戰略。“3820”戰略工程相關規劃突出沿海等優勢要素,並在後續的政策執行中加快改革與對外開放步伐。

  山(江)海協作。福州市域內既包括沿江沿海、開發較早的發達區域,也包括眾多具備豐富自然資源但難以開發的山區地帶。實現自然稟賦各異的區域間協調發展,離不開區域協作。“3820”戰略工程將“沿海和山(江)區的關係”列為福州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必須認真處理的重要關係之一,以實現更高層面的協同發展。

  綠色發展。主要體現為強調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相互協調與平衡發展。“3820”戰略工程充分體現並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分析福州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狀況,作出相應的環境品質預測,提出了把福州建設成為“清潔、優美、舒適、安靜,生態環境基本恢復到良性迴圈的沿海開放城市”的目標。

  (二)

  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3820”戰略工程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動體現。

  “3820”戰略工程堅持統籌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長達20年的規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統籌規劃。一方面,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絕不是通過臨時性政策或權宜之計就能實現的,必須對未來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長期性問題進行思考,形成長遠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需要注重統籌協調,處理好多方面關係,分階段推進,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3820”戰略工程是基於福州特殊市情與優勢所制定的,在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基於城市底蘊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由於各地資源稟賦、文化積澱等各不相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不可能通過單一方式實現。因此,各地需深入發掘本地資源,探索適合本地“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路徑,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多生動樣本。

  “山海協作”“江海協作”蘊含著通過不同地域間資源互補與互聯互通,帶動較不發達地區實現共同發展的思想。從我國國情看,不同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部分後發地區亟待通過轉移支付、先發地區對口幫扶等形式實現發展。放眼全球,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擴大開放過程中使陸海聯動的發展福祉惠及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820”戰略工程前瞻性地將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上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議事日程,為福州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整潔美麗的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全球生態環境面臨壓力不斷加大,中國更需要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賀東航)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