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老區新貌】大別山革命老區 飽蘸紅綠書華章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老區新貌】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王勝昔 常河 丁一鳴 張銳
一列高鐵列車駛過湖北黃岡市黃梅縣濯港鎮太白小鎮。今年4月22日開通的黃(黃岡)黃(黃梅)高鐵將沿線眾多景區串珠成鏈,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旅遊注入新動能。柯皓攝/光明圖片
悠悠江淮水,橫亙中國;巍巍大別山,砥柱乾坤。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地區,百年間,我們黨領導人民和軍隊,書寫了可歌可泣、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位於大別山腹地,圖為大灣村民自編自演農耕秀。汪誠攝/光明圖片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一首《黃安謠》,道出了黃麻起義的火熱場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黃安改名為“紅安”。有人説,紅安的“紅”,不僅僅是因為這裡出了200多位共和國將軍,更是因為14萬英雄兒女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安徽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這裡,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萌芽、成長、壯大;在這裡,108位開國將領闊步啟程;在這裡,十萬金寨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獻身。
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橋。周忠攝/光明圖片
在河南信陽市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紀念廣場,密密麻麻的英烈名單下,是槍林彈雨中大別山兒女的大無畏身影,對面英雄山上的“八面紅旗”在朝陽映照下高高飄揚。8面紅旗,代表了從鄂豫皖蘇區走出的8支紅軍部隊。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五里鎮九店村葡萄採摘園裏,村民正在進行銷售直播。劉世興攝/光明圖片
大別山是紅色的山,也是綠色的山。革命年代,老區人民永跟黨走,矢志不渝,前赴後繼,書寫了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鑄就了光耀千古的大別山精神。新時代裏,老區群眾賡續紅色血脈,推動綠色發展。依託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大別山地區近年來徹底甩掉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帽子,邁上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湖北省棗陽縣的光伏基地。李明攝/光明圖片
今年73歲的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做夢也沒想到在家門口能吃上“旅遊飯”。他把老屋辟為了土特産商店,賣賣河魚河蝦、茶葉筍幹,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幹事的勁頭也越來越足。只要肯動手、踏實幹,我相信好日子還在後頭哩。”陳澤申笑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