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述評|暢通運輸大動脈 防疫發展兩不誤

2022-04-19 22:3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3月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波及全國多個省份,物流暢通受到嚴重影響。同時,部分地方疫情防控措施“層層加碼”,進一步對貨運物流造成影響,大量生活、生産物資“困”在路上。

  公路交通承擔著全社會70%以上的貨運量,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在抗擊疫情中,保貨運暢通,是保民生、保防疫的重要一環,也是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一環。

  (小標題)政策效果初顯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要求全力暢通交通運輸通道,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産生活秩序。交通運輸部要求,堅決防止疫情通過運輸環節傳播擴散,切實保障國內物流供應鏈暢通。

  細看相關措施,條條切中時需,針對性極強。“不得隨意限制貨運車輛和司乘人員通行”“不得簡單以貨車司乘人員、船員通信行程卡綠色帶*號為由限制車輛船舶的通行、停靠”“及時為貨車司機提供餐飲、如廁等基本生活服務”……

  政策效果初顯。一些原本被迫停留在路邊的貨車,開始流動起來。“從11日開始,園區內的貨運車流量上漲30%左右。”上海碳谷綠灣産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組數據反映出,運輸通道逐漸打通,貨運物流逐漸順暢——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24時,各省份高速公路共關閉收費站206個,佔收費站總數的1.91%,比4月10日減少472個,下降69.62%;共關停服務區70個,佔服務區總數的1.06%,比4月10日減少294個,下降80.77%。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甘肅、寧夏等16個省份已無關閉關停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

  上海高速公路臨時設置5處集卡車輛專用服務區;江蘇對關停的高速路口進行適當調整,恢復其中40%;福建全省384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部雙向通行,253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全部開放運營……

  G7公路貨運數據顯示,4月8日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觸底回升,達81.3%,16日為86.75%。

  雖然目前物流不暢有所緩解,但我們仍需警惕有的地方層層加碼現象。一名貨運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的一名司機12日在“兩證兩碼”(核酸檢測證明、抗原檢測證明、健康碼、行程碼)均正常的情況下,仍因為下車上廁所、購買物資,被當地強行隔離。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部署十項重要舉措。會議要求,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全國互認,實行“即採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

  物流系統本就是全國一盤棋,各自為政只會滿盤皆輸。眼下,疫情防控任務艱巨。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將保通保暢的工作落細、落實,及時糾偏,優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確保貨車跑起來,貨運通起來。

  (小標題)服務疫情防控

  部分地區簡單以車籍地作為限制通行依據,對駕駛員行程碼綠色帶*號的一律勸返或強行隔離,部分地區內因疫情滯留貨車司機服務保障不足……面對不斷反覆的疫情,部分地區採取的防疫政策持續收緊,也讓公路貨運的全鏈條受到極大影響。

  貨車司機流動性強,接觸面廣,感染和傳播風險較大。為加大通行車輛和人員的防疫檢查力度,各個地方經聯防聯控機制批准設置了一批公路防疫檢查站,對來往的車輛加大核酸檢測和消殺的頻率,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車輛提出更嚴格的防疫要求,在降低病毒傳播範圍、遏制疫情擴展蔓延方面,也發揮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但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一些地方在執行防疫政策的過程中政策不統一,層層加碼、“一刀切”現象嚴重,由“堵”變“封”的管控措施,給供應鏈的穩定帶來不少問題。

  當前疫情防控正在關鍵時期。一輛輛南北往來的貨車,運輸的是困在城市中的居民急需的生活物資,運輸的是工廠企業開工復産所需的原材料和産成品,運輸的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基礎和信心。統籌好疫情防控和貨運物流保通保暢,該管控的區域要管控,不該封的路不能封,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盡力確保物暢其流。

  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需要,依法依規制定防疫通行管控措施,科學加密增設核酸檢測點,確保服務區“能進能出”、收費站“快收快走”;防控措施不能簡單化、“一刀切”,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部門要加強統籌調度,督促指導各地分類精準實施通行管控,根據貨運車輛和司乘人員實際行程、是否涉疫等情況,精準實施通行管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決落實好統一規範的通行證制度,對於持有通行證的跨省進出涉疫地區的貨運車輛要保障優先通行。

  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下盡力確保物暢其流還需多些人文關懷。面對多地司乘人員的實際困難,各地各部門要以人為本,不斷優化服務措施。讓司乘人員能吃得上飯,有廁所可去,行得順暢、停得舒暢。

  (小標題)助力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1至3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漲1.1%,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繼續保持平穩運作;前三個月我國外貿同比增長超10%,連續七個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長;一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37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6%,延續兩位數高增長……從目前陸續發佈的一些一季度經濟數據看,我國經濟前三個月實現了“開門穩”。

  在全球疫情肆虐、世界局勢嚴峻演變等多種因素疊加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平穩運作的態勢,充分體現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保供穩價措施有力。當前成績來之不易,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態勢下要穩住這個成績,更不容易,需保持頭腦清醒,落實有效措施。

  越是面對複雜變局,越要穩字當頭,牢牢穩住發展的基本盤。穩的關鍵是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戰疫情”不誤“保春耕”,“精準防”同時“不斷鏈”。當前,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要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確保交通運輸這條大動脈持續“供血”。

  産業鏈、供應鏈是經濟的命脈,針對疫情對部分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造成的影響,疏通大動脈、暢通産業鏈、供應鏈,方能穩住基本盤。而面對依然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産業鏈暢通、基本盤紮實、更具韌性和活力的中國經濟,也將為落實好“動態清零”總方針,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兩年多來抗疫的經驗證明,中國有強大的制度優勢,有老百姓的配合支援,組合起來,就能形成對生命的最大保護。儘管疫情複雜多變,只要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放鬆,完全有能力、有基礎、有辦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記者孫聞、葉昊鳴、周圓)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