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動靜之間 決戰決勝 青海西寧新一輪抗疫見聞

2022-04-19 20:36: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本報記者張子琪、李寧、解統強、李勁峰

  入春四月,高原古城西寧再度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疫情,西寧主城區連日來實施靜態管理:公交車網約車停運、餐飲等公共場所歇業、居民非必要不出門。原本熙熙攘攘的街巷,一時間全面“靜下來”。

  靜態管理的背後,是爭分奪秒的全員核酸檢測、精細運轉的民生需求保障、穩定生産的企業紓難解困。

  動靜之間,見證著高原之城正全力以赴,爭取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靜態背後的爭分奪秒

  高原入春晚。四月的西寧,山桃怒放、榆錢吐綠、嫩柳搖曳,正是居民結束“貓冬”,結伴踏青的時節。然而,再度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座高原古城“靜了下來”。

  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道公交停運、空曠靜寂,大街小巷的餐館和絕大多數商鋪都已歇業,原本書聲瑯瑯的校園也一片寧靜……

  

  4月15日,在西寧市城西區行知小學採樣點,市民排隊參加核酸採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受新一輪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疫情傳播影響,西寧再度成為青藏高原抗疫主戰場。自4月3日新增5例感染者後,西寧市本輪疫情已累計出現81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面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不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而且隱匿性強。”不少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介紹,西寧本輪疫情源於外地自駕返鄉的一家人,未按規定向社區報備和居家觀察,導致疫情傳播。

  越是疫情洶洶,越需及早處置。綜合疫情形勢研判,西寧市從14日晚開始對主城區實施靜態管理。

  何為靜態管理?根據西寧市疫情防控要求,在封控區居民“足不出戶”基礎上,其他區域群眾除核酸檢測、就醫等特殊需求外,非必要不出門、不聚集、不進入公共場所;中小學校、托幼機構線上教學;機關事業單位倡導居家辦公、遠端辦公、在單位(經營場所)住宿。

  

  4月15日,在西寧市城中區中心廣場採樣點,市民排隊參加核酸採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西寧市副市長王剛介紹,靜態管理是為了在儘量不影響社會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的前提下,減少社會流動性,讓社會節奏慢下來,聚集性活動停一停,與外來人員和物品接觸少一些,潛在的風險源都找出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靜態管理的城區,時間仿佛慢了下來。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閉環轉運卻必須快起來,才能儘快切斷疫情傳播鏈,讓靜態中的城市早些“重啟”。

  提前做好參加抗疫的各項準備,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顯鳳14日和同事一起,搶救20多名患者後,當晚接到醫院緊急集合通知。交接完工作,王顯鳳坐上大巴車,前往採樣點,已是淩晨時分,“疫情發生,就是戰鬥集結號響,這是每個醫護人員的使命”。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鏖戰。迅速組建4600余人的核酸採樣隊伍,搭建起兩千頂帳篷,設置587個核酸採樣點,緊急調配包括計程車在內的2000多輛車輛,轉運人員運送核酸檢測樣本,全城爭分奪秒、高速運轉。

  

  4月15日,在西寧市城西區行知小學採樣點,醫護人員為市民開展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14日一早,市民李晨鵬來到西寧市城西區行知小學門前,排隊參加核酸檢測。看到連夜搭建起來的核酸檢測帳篷,在現場維護秩序的“大白”,李晨鵬感慨地説:“昨夜通知靜態管理,今早8時就開始核酸採樣,這些工作人員肯定一夜沒合眼。”

  針對社區疫情防控人員吃緊,西寧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發佈倡議書,號召居家黨員幹部主動向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我認領秩序維護崗”“我認領採樣登記崗”“我認領檢測引導崗”,近9000名居家黨員,就近“入列”,“疫”線“轉崗”。

  在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各個機關單位的30多名來黨員前來報到。認領任務後,下沉黨員牟子農穿好防護服,手拿核酸採樣所需物資清單,在4個採樣臺前逐一清點,確保每個採樣臺所需的30多種物資配備齊全,“社區“吹哨”,黨員報到。作為黨員,關鍵時刻就得站出來、頂上去”。

  

  4月15日,在西寧市城中區中心廣場採樣點,醫護人員為市民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社區工作人員不到20人,轄區共設置18個採樣點,光是資訊錄入就至少需要18人,人手非常緊缺。”西寧市城北區朝陽街道祁連路西社區黨委書記妥香珍説,社區裏來自各單位的12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趕來報到,化解燃眉之急,“黨徽黨旗涌現在身邊,讓群眾也更安心了”。

  聞令而動,盡銳出戰。西寧市迅速成立414支黨員突擊隊、1233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4376個黨員先鋒崗,劃分5177個黨員責任區。3.8萬名黨員火速集結,投身“疫”線,在主戰場上擔當起“主心骨”。

  精細打通“最後一公里”

  靜態並非靜止,更非“躺平”。尤其是百萬人生活的城市,居民吃喝、就醫買藥、特殊照料等“最後一公里”問題,對城市應急運作保障和基層治理能力形成巨大考驗。

  在西寧市城北區惠客家超市小橋店,米麵糧油和蔬菜雞蛋等日常生活物資齊全,鄰近小區居民有序掃碼排隊採購。店長孟繁錚介紹,目前超市90多名員工正常在崗,“政府安排了蔬菜調運和物資供應車輛,完全可以保證日常生活物資不斷供”。

  

  4月15日,在青藏高原農副産品集散中心,商戶正在分裝蔬菜。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城市靜態管理要有序,物資穩定供應是基礎。目前西寧市主城區設立210家重點商超、農貿市場和社區便利店作為保供網點,做好蔬菜、雞蛋、肉類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購銷調配,明確非封控區每戶家庭定期可派一人,攜帶出入證錯峰外出購置生活物資。封控區物資統一運至樓院門口,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挨家挨戶送到府。

  “放心吧,送往城區的菜都備好了,隨時過來取。”在青藏高原農副産品集散中心,商戶劉光永一邊打著電話,一邊熟練地從菜筐中取出蔬菜,摘去爛葉,清除泥土。自4月15日以來,平均每天有近3000噸各類農副産品經過消殺、分揀、打包,從集散中心運往西寧各城區。

  民生連著民心。西寧市市長孔令棟説,總結此前疫情防控中民生保障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優化運轉體系,時刻為群眾排憂解難,才能守穩百姓“米袋子”“菜籃子”“藥箱子”。

  城東區惠民小區是西寧市本輪疫情中的首批封控區。小區居民馬海林患有腎病,每兩天就要前往醫院接受透析。剛開始封控時,如何去醫院一度讓他焦急不安。社區得知馬海林病情後,隨即給他安排送醫服務。

  

  4月15日,工作人員在西寧市城中區原前營街小學採樣點進行現場消殺。新華網發(謝青玉 攝)

  眼下,每到約定時間,馬海林將口罩手套穿戴整齊,在幾位“大白”的護送下,完成資訊登記,坐上閉環轉運救護車,前往青海省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完成透析,“感謝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不僅幫我協調去醫院,還定期送菜到家門口,就像家人一樣”。

  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正常營業,社區點對點完成送醫等任務,保供車輛“兩點一線”避免與他人接觸,靜態管理下的特殊時期,一系列暢通“最後一公里”的動態響應和保障機制,讓城市“靜中有序”。

  遇到緊急情況,撥打110求助。公安民警成為西寧疫情防控、靜態管理中最忙碌的群體之一。

  “9時09分,金翠苑小區居民黃女士下樓做核酸採樣時將鑰匙落在家中,協調聯繫開鎖公司”“9時25分,青海紅十字醫院一産婦出院,根據防疫規定協商辦理手續,送産婦回家”“12時53分,接送一名患者到醫院透析治療”……

  

  4月15日,在青海省人民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正在對採集樣本做核酸檢測。新華網發(肖舒澤 攝)

  這是西寧市城中公安分局南灘派出所民警賈公曉和同事4月15日的出警記錄。當天,他們共接到群眾求助18起,幫助23人。圍繞群眾實際需求,迅速響應保障服務,包括賈公曉在內的全市4300余名公安民警,主動擔當起群眾應急響應“擺渡人”。

  “無論是居民突發疾病,孩子奶粉不夠,還是協調聯繫開鎖、運送醫護人員等事項,每次接警我們都會全力以赴。”西寧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主任周志剛説,靜態管理期間,全市接警量幾乎是平時5倍多,所有工作人員是連軸轉,幫助或協調解決群眾的“急難特需”。

  決戰決勝“動靜間”

  作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寧市承載著整個高原25%的人口和30%左右的經濟總量,是引領地區高品質發展的“火車頭”。

  去年以來,西寧市圍繞“拼搏趕超”,大力招商引資,培育新興産業。招商資金、工業投資等指標均創造當地近10年來歷史最高紀錄。城市發展速度和幹部精神狀態令人耳目一新。

  

  4月15日,在西寧市城北區生物園區廣場採樣點,市民排隊參加核酸採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今年前兩個月,西寧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3%,增速高於全國21.8個百分點。3月下旬,全市第一季度52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2500億元,重點發展“十四五”時期瞄準的光伏製造、鋰電儲能、新型材料三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疫情防控、靜態管理,必然會對經濟運作、産業發展帶來一系列衝擊。正處於難得發展機遇的西寧,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讓疫情不“失控”,發展不“失速”?

  走進位於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的青海麗豪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工人穿梭作業,機器轟鳴依舊。在施工空地上,9個集裝箱搭建的核酸檢測點,每天要為近5000名工人完成採樣。

  “大家前後間隔兩米,採樣完後不要逗留,立即返回各自崗位。”公司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田永生手拿喇叭在現場維持秩序。田永生説,建設工人來自五湖四海,進場必須測溫掃碼,每天報告行動軌跡,分時分工段進行核酸檢測,項目提前儲備3個月用量的物資,確保各個工序不間斷,整個項目不停工。

  

  4月15日,西寧市城北區一採樣點,工作人員正在為一位小朋友做核酸採樣。新華網發(肖舒澤攝)

  針對園區企業集中、建設項目繁多、施工人員密集等特點,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將10多個核酸採樣點設在企業門口,縮短員工採樣路途和時間,同時安排各企業和項目封閉運作管理,每天開展三次消殺,協調生活物資和物流運輸保障。目前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達到95%。

  記者走訪西寧多個工業園區採訪發現,雖然疫情防控對企業生産、項目建設帶來諸多挑戰,但在園區幹部和企業職工的通力協作下,採取一系列疏堵點、解難點的舉措,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企業生産經營的影響。

  疫情防控中,原料和産品運輸受阻是企業生産運營的最大痛點。主要使用清潔電力的黃河鑫業有限公司年産57萬噸電解鋁,平均每天僅氧化鋁等原輔材料、鋁錠和鋁液等産品的運進運出量超過6000噸,是甘河工業園區的物流大戶。

  由於西寧疫情因素,外地貨車司機不敢來送貨,本地司機跨省運輸受阻,讓公司副總經理祁衛璽一度苦惱不已。經過分析研判,向園區和政府部門反映困難、爭取支援後,企業目前物流運輸大部分向鐵路運輸分流。祁衛璽説,雖然鐵路運輸手續相對複雜,耗時也長一些,“但物流通暢就能保障生産順暢”。

  

  4月16日,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一企業建設工地,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經過排查,園區21家企業先後不同程度存在原輔料進入和産品外運難。”甘河工業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鵬介紹,園區經過多方協調,為企業運輸車輛辦理通行證,調整運輸方式和計劃,開闢綠色通道穩定物流鏈,幫助企業正常生産運轉。

  堅持就是勝利,靜待“疫”消雲散。經過連日奮戰,西寧市每日新增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數量,已從最多時的10多例,到18日僅新增1例。在西寧市城中區、城西區、城北區第三輪核酸檢測篩查中,105.19萬人份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動靜結合,決戰決勝。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陳瑞峰説,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自覺的行動,緊緊抓住疫情防控處置的重要窗口期,堅決防止疫情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責任編輯:張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