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 中國能行
近期全國多地疫情反彈,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個別地區仍在高位流行,防控正處於關鍵緊要期。有人心存疑問:那麼多國家已“躺平”,中國為何還要堅持“動態清零”?能做到嗎?
讓我們以事實説話。
天津,從1月8日疫情突襲,到1月21日宣佈社會面清零,國內首次大規模迎戰奧密克戎取得階段性戰果;
深圳,從按下“慢行鍵”到社會生産生活秩序開始有序恢復,用時不到10天;
吉林,經過45天艱苦鏖戰,全省各市州4月14日均實現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目標……
一件件捷報表明,“動態清零”,中國能行!
那麼,問題來了,迎戰奧密克戎這種狡猾的變異病毒,中國為什麼能?
“答案是:行動快、功夫細、人心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説,病毒再狡猾,只要堅持“動態清零”,疫情依然總體可控。
結合我國現實國情,應對當前由奧密克戎引發的疫情,堅持“動態清零”依然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堅持“動態清零”,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最優選擇。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果不能從快從細從嚴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中國醫療體系將面臨被擊穿危險。經歷過武漢戰“疫”的“洗禮”、德爾塔疫情的考驗,兩年多的防控實踐證明,我國實現了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堅持“動態清零”,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踐行。奧密克戎變異株不是“大號流感”。與流感相比,它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更強,致病性更大。特別是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高出幾十倍,80歲以上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龐大,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更佔到23.38%。如果“躺平”對這類脆弱人群就是一場災難。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今年1至3月,我國累計報告病例十余萬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與國外相比,我們國家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採取多項措施預防或減少死亡。“動態清零”總方針綜合考慮了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老年人佔比高等國情,正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
堅持“動態清零”,是算長遠賬、算綜合賬的最佳對策。一直以來,中國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2020年,在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時,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增速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時間最有力證明,在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複雜等多重壓力下,堅持“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衝擊,才能盡最大可能實現更好發展。
“人心齊,泰山移。”打贏這場抗疫的大仗硬仗,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從快從細戰疫情、保民生,更需要大家手挽手、肩並肩,落實細節,拒絕“躺平”。
積極接種疫苗、配合流調溯源與管控安排、參與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落實好這些常態化防控的有效手段,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多一點信心和耐心,挺過一時一地的不便和堅守,就有更長久廣泛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