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如何用法治維護英烈權益捍衛英烈榮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清明時節既是感受生命孕育的節氣,也是追思、緬懷英烈的感懷時刻。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英雄烈士的稱呼,但在法律層面而言,您知道英雄與烈士有哪些不同的含義?我們如何用法治維護英烈權益捍衛英烈榮光?現行法律體系對英烈的保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聽小編為各位網友梳理一下。
首先,我們説説英烈保護的法律體系。
上世紀80年代,國務院已經頒布了《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對革命烈士的認定、革命家屬的撫恤進行規定。
黨的十八大後,我國更加強調對英雄的推崇,切實加強了對英烈的法治保障,從《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發佈和修訂,到《烈士褒揚條例》《烈士安葬辦法》《烈士公祭辦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的相繼修訂和出臺,再到《英雄烈士保護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退役軍人保障法》的正式實施,針對英烈保護的特別立法逐步完成。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實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烈士保障法律制度體系,實現了對於英烈及其家屬的切身權益全面保護。
我國通過不斷加強法律建設,為中華民族英烈精神的血脈相承構築起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法律層面而言,英雄與烈士有哪些不同的含義?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英雄烈士的稱呼,法律層面而言,英雄與烈士有不同的含義,英雄主要反映的是榮譽,係一種榮譽稱號;烈士則為通過法律設置的標準進行評定後的一種身份,通過烈士身份實現對英雄烈士的法律保護。
現行法律體系對英烈的保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加強對英烈家庭的物質保障。如《烈士褒揚條例》設置了國家建立烈士褒揚金制度。針對烈士遺屬,《烈士褒揚條例》規定了可享受定期撫恤金。
(二)加強對英烈家庭的社會關懷。《烈士褒揚條例》規定了烈士遺屬在醫療、徵兵、升學、購房、出行、參觀等方面享受的優惠和優待。
(三)加強對英烈家庭的精神撫慰。《英雄烈士保護法》規定每年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
比如:國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紀念儀式,緬懷英雄烈士。
將緬懷烈士載入法律,要求在清明節和重要紀念日,組織開展英雄烈士紀念活動等。
法律法規還在烈士的安葬、公祭、設立健全英烈紀念設施等方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針對英雄烈士實施違法行為,法律如何嚴打?
國家對於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烈事跡和精神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保障英烈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不受侵犯。
(一)特別立法加強英烈精准保護。
《英雄烈士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網際網路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於或者變相用於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
(二)民事立法明確侵權責任。
民法典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刑事立法強化打擊力度。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規定: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天地英雄氣,韆鞦尚凜然”,縱使歲月長河滌蕩,英烈精神依舊砥柱中流。
又一個清明來到,烈士保障法治水準的不斷進步,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光明網記者孫滿桃整理 素材由北京朝陽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