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書記兩次到校為我們作形勢政策報告——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1988年6月至1990年5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先後六次到寧德師專(現寧德師範學院)調研指導,並兩次為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報告會上,習近平同志闡述了中美農業發展水準的差異,介紹了閩東的扶貧工作,提出“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強調高校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勉勵同學們“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有意義的人生價值”。
採訪對象:蘇文良,男,1940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時任寧德師專黨委書記,2002年退休。闕慶安,男,1966年3月生,福建周寧人,1986年7月畢業于寧德師專中文系,曾任寧德師專中文系學生輔導員,寧德地委辦公室綜合二科科長,寧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蕉城區委副書記、寧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等職,現為“學習大軍”總編輯。黃丹舟,1971年7月生,福建寧德人,寧德師專中文系1989級學生,現為東僑中學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採 訪 組:石新明 林強 張毅 王志敏 寧夢瑤
採訪日期:2020年11月2日,2021年2月6日
採訪地點:蘇文良同志家,“學習大軍”活動室
採訪組:蘇文良書記,您好!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先後六次到寧德師專(現寧德師範學院)調研指導,並兩次為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蘇文良:我是1979年到寧德師專當老師的,1984年被推上領導崗位並主持學校工作,1987年至1995年擔任校黨委書記。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任職不到兩年,先後六次到學校看望師生、調研指導,並兩次為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其中,在師生中産生重要影響的活動有四次,包括一次與教師座談,兩次給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還有一次是來學校與師生話別。
習書記來校與教師座談是在1989年6月20日上午,在座談中,他特別強調學校“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等問題。習書記兩次為學校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第一次是1988年11月15日,報告主題是“訪美見聞”,我在現場聆聽了報告。第二次是1989年10月24日,這一次我不在學校。不少師生後來跟我説,有很多的感悟,受教育很深。
習書記深入師生當中,沒有一點兒架子,講話理論性、思想性很強,又非常務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寧德還很貧困,但在習書記的關心下,行署在建設資金上給予寧德師專很大支援。這種誠摯的關心、愛護和支援,極大地激發了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激情。
習書記最後一次到學校是在1990年5月3日上午,那時他即將離開寧德,要到福州擔任市委書記。他專程來與師生話別,講了很多話。他對師生的這份掛念和關心,令大家非常感動。他叮囑繼任的地委書記,一定要抓好學校的思政工作,一定要盡地區財力去支援寧德師專的工作。
採訪組:在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座談會的主要內容。
蘇文良:習書記1989年6月20日上午來到寧德師專,召開教師座談會。習書記強調,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學校要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絕不能培養對立面。教書育人,教師本身也有一個不斷提高覺悟的過程。如果教師的思想不正確,就會影響一大片學生。他説,不存在沒有政治觀點的人,要打進攻戰、主動戰,社會主義思想不會自發産生,要灌輸、要疏導。
在談到教師待遇問題時,習書記説,寧德是赤字財政,財政包乾,學校需要的增資部分應逐年增加,地委、行署已盡了最大努力。師專的同志要增加國情、區情教育,讓大家了解社會、理解政府,增加共識,增強發展信心。
採訪組:闕慶安總編輯,您好!聽説您曾兩次聆聽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形勢政策報告,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闕慶安:我在寧德師專兩次聆聽習書記的報告,地點都在學校竹棚館。竹棚館前後通透,是學生室內文體活動和學校臨時開大會的地方。當時,我是寧德師專中文系學生輔導員。
第一次報告會是在1988年11月15日,主題是“訪美見聞”。會場的主席臺由三張桌子拼接而成,桌上鋪著被單,擺放著暖水瓶、白色陶瓷杯。習書記穿著一件灰色中山裝,在校黨委書記蘇文良的陪同下走進會場。高挑、大氣、從容、穩重,是習書記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他講話娓娓道來,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在報告過程中,會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絕大多數師生都是第一次見到地委書記,覺得很新鮮,也很好奇。
第二次報告會是在1989年10月24日,主題是“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國慶講話”,陪同習書記進入會場的是校長陳柏和校黨辦主任朱求忠。
採訪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在寧德師專作報告的主題是“訪美見聞”,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報告的主要內容。
闕慶安:在這次報告中,習書記説,美國很發達,發展農業佔有天時地利,生産率很高: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沒有幾個工人,全是機械化作業,現代化程度很高。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大,並不是人人都富有,底層人民的生活也不容易。他説,把握觀察一個社會要從多方面去看,不能以偏概全。中國自然環境複雜,基礎條件較差,農業遭受天災較多,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準和生産效率,提高綜合國力。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我們的制度優勢。發展有個過程,我們要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前途充滿信心。
習書記説,扶貧在閩東是中心工作,是主陣地。學生畢業後要進入這個主戰場,為閩東發展教育事業服務。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習書記還表揚了寧德師專學生自發組織的後山夜校。
採訪組:剛才您談到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師專的報告會上説,“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請結合寧德當時的實際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談談您的認識。
闕慶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寧德,經濟社會發展落後,是福建省九地市中最為貧困的地區。人們一説起閩東,提到寧德,腦海中就會立馬冒出“老、少、邊、島、貧”和中國沿海“黃金斷裂帶”這些詞句。可以説,貧困問題長期困擾著寧德的發展。因此,寧德擺脫貧困的成功實踐才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如今被公認為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一個典範。
“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這句話揭示了貧困地區致貧致困的深層原因,一針見血。“人窮志短”,當時不少幹部和貧困群眾感到自卑,有種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的心態;有的人“等、靠、要、懶”思想嚴重,缺少治窮脫貧的主動性、積極性;有的人空有脫貧意願,卻不知如何起步、從何下手。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極易陷入“扶貧—脫貧—返貧”的惡性迴圈中。習書記到寧德任職一個月內就跑遍了閩東九縣,認真調查研究、思考總結,準確地找到了這個致貧致窮的真正原因。
如何擺脫貧困?習書記提出了一個重要方法論,就是“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這是從思想源頭上尋根問因、對症施治。扶志解決思想束縛問題,扶智解決思路缺乏問題。他在《擺脫貧困》開篇之作《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中指出:“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裏有無這種意識。”這種“先飛”的意識就是“志”。扶貧要扶志,通過轉觀念、扶思想、增信心,補足精神之“鈣”,使之有“先飛”的慾望,激發鬥志和勇氣。扶智,就是長知識、增才幹、闊思路,幫助幹部和貧困群眾提高“摘窮帽”的素質和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他説,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智和志就是內力、內因;只有把扶志與扶智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滋生貧困的土壤,激發群眾走出貧困的志向和內生動力。靠著艱苦奮鬥、辛勤勞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以志促智,以智增志,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好。
採訪組:在那次報告會上,習近平同志表揚了師專學生自發組織的後山夜校。請您介紹一下後山夜校的情況。
闕慶安:後山夜校是寧德師專團委為改變後山村沒有一個高中生、文盲較多的狀況,于1987年成立的一所義務支教學校。其前身是“後山村文化夜校”,因寧德師專老校區毗鄰寧德市蕉城區城南鎮的一個畬族行政村——後山村而得名。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及週末,寧德師專的學生輪流為周邊的中小學生進行義務授課。
隨著時代變遷,後山夜校逐步發展壯大,義務教學內容不斷創新,已從創辦之初的掃盲班發展為現在集課業輔導、興趣培訓、人文教育為一體的蕉城特色教學基地,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文體等課程,還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成為周邊農村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快樂家園。義務教學輻射區域不斷擴大,從原先單一的後山村辦學點,擴大到古溪村辦學點、福洋辦學點、師院東僑新校區辦學點等,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子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周邊村莊的留守兒童從中受益。
三十多年來,後山夜校堅守教育扶貧初心,許多夜校畢業學員升入高校就讀。後山夜校的實踐告訴我們: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
採訪組:您剛才講到習近平同志第二次報告會的主題是“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國慶講話”,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報告的主要內容。
闕慶安:這次形勢報告會是在1989年10月24日舉行的,習書記解讀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表的國慶講話。他強調:“(高校)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反對民族虛無主義。要使廣大青年學生普遍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青年學生要注意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青年學生要正確認識我們的國情和面臨的困難,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有意義的人生價值。”
習書記的一席話給予師生們很大鼓舞。他告誡大家,當下最應該做的正確的事就是愛國。他説,學校和教師要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正確引導學生更好地愛國。青年學生要把愛國情感與自身的使命和責任相結合,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政治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立志報國,勵志奮鬥,建功立業,為國奉獻,才是真正的愛國。習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又很接地氣,為同學們的成長指明瞭方向。
採訪組:黃丹舟老師,您好!1989年10月24日,您作為寧德師專的一名新生,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形勢政策報告。請問這次報告對您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黃丹舟:1989年,我從寧德一中畢業,被寧德師專錄取。説實話,考入這所學校並不是我的心願,當時我正處於人生的低谷。一切來得那麼巧,地委書記習近平來到寧德師專給師生作了一場形勢政策報告,使我受到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教育。他親切的笑容、樸實的話語、深刻的闡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從此開始認真思考當下與未來,思考青年人的使命與責任。
我牢記習書記“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才華,才能實現有意義的人生價值”的要求,于1991年9月踏上了教師工作崗位。記得第一次上課,看到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我就愛上了這三尺講臺,愛上了這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三十年來,不管面對哪類班級哪類學生,我總是掏出一顆真誠的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形成“收放自如,張弛有度”的教學風格。在我的眼裏,從來沒有所謂的“差生”。我堅信,用愛的和弦一定能奏出美的樂章,並逐步凝練成自己的教學主張——“本色語文 立德樹人”,也就是“立於人、行於人、成於人的教育,基於人、為了人、發展人的教育”。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習書記勉勵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和實現自身人生價值”。我深知,只有苦練內功,方能厚積薄發。多年來,我主持了多項課題,發表論文三十多篇,積極承擔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先後被評為福建省特級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
採訪組:闕總編,聽説您後來從寧德師專調到寧德地委辦公室工作,曾在習近平同志身邊工作過。能否談談您的感受?
闕慶安:1990年年初,我被調到寧德地委辦公室綜合二科工作,在習書記手下工作了近半年。
記得我第一次值班時,習書記從地委辦的石階走上來,還是穿著那件灰色中山裝,微笑著走進值班室,一開口就問:“年輕人,你是新來的同志吧?從哪調來?習慣嗎?”
我馬上站了起來回答説:“是的,我叫闕慶安,剛從師專調過來,我會慢慢習慣。”他説了句“好好幹”,接著就上了樓。
我到地委辦工作,寫的第一份材料是一次地委會議紀要,會議研究的議題是“地委委員聽取雲淡村和南浦村的群體性事件處置”。會議記錄是我做的,紀要也是我寫的。我沒有按照行政機關的公文寫作格式來寫,沒有寫好。紀要交到習書記那兒,他批示:“要認認真真學習寫好紀要!”
當時,地委辦公室主任李金賢嚴肅地批評了我,使我産生了較大的思想壓力。隔天,習書記叫我到辦公室,講了紀要的寫作方法,告誡我千萬別小看了會議紀要,作為機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好好學習公文的寫法,並鼓勵我不要有壓力,要多學多練,一定會有進步的。
我發現,習書記平時在辦公室待的時間比較少,走訪基層調研比較多。工作之餘,他閱讀了很多理論書籍。他講話哲理性強,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我們搞綜合文字工作的同志有很大啟發。正是他的教育和幫助,使我漸漸成長為寧德地委辦、寧德政研室的綜合文字工作骨幹和主管領導。
習書記要求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政治上要忠誠,工作上要規範,服務上要到位,作風上要嚴謹,落實上要快速,使寧德地委辦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他把握大局從容自信,處置問題準確到位,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對上下級幹部平和真誠,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採訪組:請問當年您兩次聆聽習近平同志作形勢政策報告的經歷,與您後來創辦“學習大軍”學習平臺的初衷有關嗎?
闕慶安:應該説有很大關係。特別是習書記1989年10月到寧德師專作形勢政策報告時,那場政治風波剛剛過去四個多月,一些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過彎來,對學校的思想教育還有抵觸情緒。報告會上,習書記以豐富的資料、翔實的數據和自己的切身感受,闡明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旗幟鮮明地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中央的精神貫徹到位。他要求學生們放下思想包袱,知錯就改,努力學習,報效國家,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他講得入情入理,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時至今日,工作多年的學生們仍感動不已。許多學生現在都已為人師表,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學生。
我在寧德師專學習時,思想活躍,工作積極,擔任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併入了黨。畢業後,我留校擔任中文系學生輔導員。當時年紀輕,思想不夠成熟,但聽了習書記的講話,結合後來不同崗位的實踐和思考,我對國家、民族和個人命運的關係認識更深刻,切實增強了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我長期在寧德地委辦公室從事綜合文字工作。要當好地委的參謀,必須學習兄弟單位和地方的好做法。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委工作,他的講話就很值得學習。他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後,作出的決策、發表的講話,我們都要認真學習,才能吃透上情,結合寧德區情,寫出好報告,供領導決策參考。習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後,我經常通過央視《新聞聯播》關注他的講話和活動。
我深深地感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中國就大有希望。我帶領寧德市委文明辦的一名年輕幹部,邊探索邊實踐,于2014年1月7日註冊了“學習大軍”微信公眾號,發表的第一篇評論文章《領袖從哪來》中寫道,習近平同志就是這個時代我們黨和人民的領袖。
2015年12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學習傳播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福建寧德“學習大軍”用活微平臺》,並配發評論《創新“微時代”的理論傳播》。2020年11月,“學習大軍”受到中宣部表彰,“學習大軍”公眾號獲評2020年全國優秀理論宣講公眾號。2020年12月11日,中央網信辦在寧德召開“學習大軍”理論網宣基層經驗交流會,推廣“學習大軍”的經驗做法。
“學習大軍”志願團隊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來自各行各業。關注“學習大軍”文章和前來交流的大多也是年輕人。習總書記曾説,“精忠報國”四個字,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這也是“學習大軍”志願者的精神追求。“學習大軍”在網上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在網下開展理論宣講。習書記當年在寧德師專作形勢政策報告的好傳統,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傳承。黨的創新理論,一定要有更多人去宣講傳播;社會主義的思想陣地,一定要掌握在黨和人民的手裏。我相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年輕人,一定是全世界最有作為的年輕人。有了這樣的年輕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一定會實現。
採訪組:蘇書記,習近平同志在離開寧德前,還專程來到寧德師專與師生話別。請問習近平同志當時都講了些什麼?對師生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蘇文良:1990年5月3日上午,習書記在離開寧德前,與陳增光等領導來到寧德師專檢查工作並與師生話別。習書記説,今後地委、行署要更加關心寧德師專的工作,使政治穩定、社會穩定、人心穩定。當時,1989年政治風波剛過去不久,習書記強調,要清醒地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提高警惕性,不可低估這場政治風波帶來的影響和危害,但也不能喪失信心。沒什麼了不起,我們不希望發生那樣的事。中國畢竟不一樣,我們的江山是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打下來的,是無數先烈用寶貴生命換來的,黨和政府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和信任,我們要充滿幹好工作的信心。
習書記強調,今後地委、行署會更多地關心師專的工作。一個地區的穩定與高校密不可分,增光同志接任地委書記,下一步要加強師專的幾項工作。第一,要抓好穩定工作。教書育人,穩定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學校要抓好穩定工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第二,要抓好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思想觀點不端正,就會影響到培育“四有”新人。第三,班子建設要抓好。一定要處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寧德師專要聽地委的。第四,學校建設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地委、行署每年要根據財力情況,盡力支援。最後,習書記説,感謝師專的支援,希望今後繼續支援地委新班子,相信學校會越辦越好。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寧德師專已更名為寧德師範學院,專科變成本科。當年弱小的閩東,如今也實現了先飛。我深深感到,習書記當年對社會主義教育的辦學方向指導是正確而堅定的,對寧德師專的辦校指導是辯證和實事求是的。他是一個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