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依靠藏糧于技
鄉村振興要依靠藏糧于技
兩會快評
◎柯 文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楊玉成在提案中指出:我國每年約有6000項農業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轉化率僅40%左右,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亟須突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科技支撐,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農業不升級,鄉村就面臨空心化。城鄉要平衡發展,除了科技創新,別無他途。農業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義不容辭。
常聽老一輩人説:年輕人已經不會種田了。但實際上將來留在農村的少數年輕人,種田的本事應該更厲害。種地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靠腦子、靠科學。比如,過去打農藥要三五天,現在普遍採用無人機,半天就完成了;窮山僻壤也用上了農田機械;良種果蔬畜禽賣出了老農民想像不到的高價。
隨著村村通網路,特色農産品線上市場供不應求,讓大家看到了農業升級的誘人前景——高投入、高回報、規模化、細分化。市場需求呼喚著科技人員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科技進步必然在其中扮演最為關鍵的角色。
研發推廣優良品種,充分開發和保護種質資源,必須依靠科技。實現小麥、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的産量增長,必須依靠科技。逆轉耕地退化、沙化、旱化、鹽鹼化、酸化、污染化,必須依靠科技。提升農機裝備品質,讓農業機械化水準追上發達國家,必須依靠科技。
近年來,各地政府組織農業專家,紮根農村基層,找準問題、瞄準需求,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多管齊下助推農業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幾十萬“科特派”把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最後一公里”。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立下汗馬功勞。
但目前各方都意識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瓶頸,一是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不好用;二是小農經濟土地分散,制約了技術推廣。
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依託生産做科研,依託企業設崗位,就地研發、就地轉化、出效益、出樣板;堅持推動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耕地經營權轉讓,讓土地流轉起來,讓有技術的和有土地的雙方合理分享利潤。
相信在政府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農業科技含金量必將穩步提高,高科技農業必將成為朝陽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