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言道丨習近平為何首提“五個必由之路”

2022-03-11 16: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建黨百年、建國百年,是中國在民族復興之路上標定的兩個歷史坐標,從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則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百年征程、歷史交匯,如何不負過往、未來可期,這是當今中國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

  2022年初春,在中國兩會的議事廳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用五句話給出破題之鑰: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五個必由之路”,深刻標注了“中國為什麼能夠成功”“中國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歷史路標。

  於世界格局之下,“五個必由之路”是方向之標。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徬徨躑躅、逆流涌動、戰火紛爭……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懷揣民族復興之夢的東方大國,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習近平的答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是當代中國前行的旗幟,也是指引新時代中國發展的航標。

  回顧過去十年,近1億人口擺脫貧困、4萬餘醫務人員逆行湖北鏖戰、14億多人口實現全面小康……這些大多數中國人的所見所感,彰顯了中國政治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環視寰宇全球,當“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中國人更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理由和底氣。

  于大國前行之途,“五個必由之路”也是啟示之標。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讓一艘承載56個民族、14億多人口的“大船”行穩致遠,團結奮鬥是成事之基,新發展理念則是成功之要。

  日前,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於如何深刻認知“團結奮鬥”,如何全面理解“新發展理念”,習近平都給出新的啟示。

  對於團結,他指出“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動蕩、人民遭殃”。

  對於發展,他提到“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夥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傢夥還沒拿到手”……

  于歷史邏輯之中,“五個必由之路”還是警示之標。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幾代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歌詞,也揭示了近代以來中國由亂到治的歷史轉折。

  的確,回首近代以來的中國求索之路,可見,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翻看星火燎原的百年中共黨史,可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

  “打鐵還需自身硬”,于歷史而言,這是經驗,亦是警示。如今,一個擁有9500萬黨員的百年大黨再赴趕考之路,如何永葆生機活力?習近平又給出答案:

  “只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於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記者 闞楓)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