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鐘聲)

2022-02-28 14:3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重溫“上海公報”精神,就要在歷史大勢中把握中美關係發展方向,就要秉持求同存異精神處理好兩國差異分歧,就要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問題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紀念日。50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打破了兩國之間的長期對立和隔絕,開啟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今天,重溫“上海公報”精神,牢記這一歷史性文件所體現的中美雙方願意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原則處理兩國關係的重要共識,對於推動美國各界正確看待中美關係、讓中美關係回歸務實理性的發展軌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為中美之間的第一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確認了一個中國原則。此後,中美兩國分別於1978年和1982年簽訂“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成為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50年來,中美關係歷經風雨不斷發展,兩國都從彼此合作中獲得了巨大收益。近年來,美國一些人出於打壓遏制中國的目的,企圖重構歷史敘事,炒作所謂“對華接觸失敗論”。這種論調充斥冷戰思維,是對中美關係歷史的否定,是對過去50年中美交往成就的否定,是對兩國各界人士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的否定。

  端起歷史的望遠鏡,才能看清中美關係的發展脈絡和前行方向。過去50年,國際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係恢復和發展,造福了兩國和世界。未來50年,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今天,人們紀念“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推動中美關係儘快走出困境、重回正軌。正如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所指出的,對50年前美中重新打開交往大門這一重大事件的最好紀念方式,是“用同樣富有想像力的方式重振兩國關係”。

  重溫“上海公報”精神,就要在歷史大勢中把握中美關係發展方向。50年前,中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震驚世界。“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許不會在公眾中引起這樣大的反響。”美國媒體當年如是點評尼克松總統的訪華之行,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所需要的巨大政治智慧和勇氣。今天,中美關係遭遇困境,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不適應中國快速發展的現實,對華認知出現嚴重偏差,將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甚至假想敵。這種看法既是對中國發展邏輯的誤判,也是對歷史大勢的無知和漠視。中美關係重回正軌,需要美方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氣,正確看待中國和中國發展,擺脫打壓遏制中國的冷戰零和思維。

  重溫“上海公報”精神,就要秉持求同存異精神處理好兩國差異分歧。中美雙方在“上海公報”中明確承認彼此社會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但這並沒有影響中美發展兩國關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評價:“這個公報是我所知道的外交文件中的首創,它保留了雙方所持不同意見的內容,也正因如此,使得協議一致的內容更具有意義。”“上海公報”體現的求同存異精神,在當前形勢下更具現實意義。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人刻意突出中美意識形態差異,意圖挑起對抗。這種做法無視中美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這一基本現實,與兩國人民的願望背道而馳,也不符合全球共同利益。中美之間存在差異和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要通過坦誠溝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戰略誤判,避免衝突對抗。

  重溫“上海公報”精神,就要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問題。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上海公報”率先確認的一個中國原則,在“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中得到進一步確認和發展。當前,美方出於“以臺制華”目的,試圖歪曲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做法給臺海穩定和中美關係都製造了嚴重風險。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不會因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國家而改變。美方應充分認識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一切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舉動,明確、堅定地反對任何“臺獨”行徑,不再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周恩來總理指出:“時代在前進,世界在變化。我們深信,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不管歷史的發展會有什麼曲折反覆,世界的總的趨勢肯定是走向光明,而不是走向黑暗。”今天,中美關係的全球影響力較50年前進一步上升,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中美雙方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美方應著眼兩國人民的共同福祉和全球共同利益,從過去50年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傳承發揚“上海公報”精神,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中美相處三原則,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8日 03 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