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社區“小飯桌”托起的優雅晚年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21日發佈,提出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等一系列具體工作任務。
讓老年人安享晚年一直是黨中央的牽掛。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指出,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
老年人對社區生活服務滿意麼?在社區內嵌入專業的養老服務效果怎麼樣?新華社記者近日來到河北省多家社區老年服務機構進行了實地探訪。
平價餐——老有所“惠”
塞外承德,春寒未消。濱河社區的老年食堂卻總是熱鬧的地方。
“今天中午有魚香肉絲、蘑菇炒肉、紅燒鱈魚塊、雞蛋湯,吃著舒服。”87歲的承德市濱河社區居民張鬱馥是一位獨居老人,孩子們平時忙於工作,只能在週末來看望她。以前她自己做飯,只做一個菜,晚上把剩飯菜熱一熱,湊合著填飽肚子。如今在老年食堂吃飯,每頓都很豐盛。
河北省承德市濱河社區老年食堂工作人員在為老人配餐(2021年12月16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濱河社區有3700多名居民,60歲以上老人約佔三分之一。濱河社區負責人于嵐説,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多方參與的模式,2021年9月社區老年食堂正式營業,一家經營政府部門食堂的企業進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飯菜分為低糖套餐和低脂套餐,頓頓不重樣,很受老年人歡迎。
記者看到,這裡的飯菜有四檔價格:60周歲以下,早、中、晚三餐按市場價分別為7.5元、15元、7.5元;60周歲以上、80周歲以下的老年人,享受成本價分別為5元、10元、5元;80周歲以上、90周歲以下的老年人,享受市場價半價;9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用餐免費。
“這樣的價格與自己做飯花費相差不多,我每個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完全可以承受。”濱河社區居民郝桂鳳説,從家出發步行五六分鐘即可到達社區食堂,不少人還加入了微信群,大家經常相約遛彎、跳舞、練習書法。
承德市高新區社區黨工委書記劉志永説,目前高新區12個社區實現了老年食堂全覆蓋,通過適度為餐飲企業提供補貼,讓全區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享受平價飯菜。
石家莊市民政局副局長黃少華説,2021年,石家莊市利用專項資金為區域內的老年食堂最高給予10萬元補貼,為老年移動助餐車項目每輛車給予0.3萬元補貼。“目前看,養老助餐補貼支出約佔整個養老産業支出的5%。”
河北省民政廳印發的《關於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健全財政支援養老助餐服務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養老助餐項目。
河北省承德市濱河社區老人在社區老年食堂就餐(2021年12月16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越來越多的老人習慣了就近到社區食堂“打卡”用餐。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泰盛家園小區,83歲的獨居老人王瑞芝身體不好,做飯困難大,請護工又要花不少錢。“要是沒有社區食堂,生活簡直沒法過。”她説,“現在‘吃食堂’與一幫老夥伴一起説笑,有時還比誰的牙口好。”
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泰盛家園小區老人在社區食堂就餐(2022年1月5日)。新華社發 (王繼軍 攝)
泰盛家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周曉燕説,中心工作人員為到食堂就餐的老人做好測溫、消毒,做好防疫工作,確保老人能安全用餐。
“慧”送餐——老有所“適”
河北省邢臺市順德北社區檀成海老人今年83歲,自從妻子臥床後一直有個苦惱:兒女不在身邊,自己不會做飯;腿腳不便,即使社區有食堂,出去吃也很困難。
這樣的生活在2021年8月有了改變。順德北社區黨委書記李小倩説,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時發現,一些老年人存在實際困難,難以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吃飯,請保姆經濟條件又有限。為此,當地打造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開發點餐配餐服務功能,老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預訂點餐,由專人將飯菜送到老人家中。
河北省邢臺市康寧智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左)把午餐送到檀成海老人家中(2022年1月6日)。新華社發 (陳雷 攝)
如今,檀成海每天中午都會收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送來的兩份熱乎的午餐。他説,食材豐富、軟糯適口,很適合老年人。
記者發現,檀成海老人使用的手機點餐軟體進行了“適老化”改變,打開軟體後每種菜品圖案清晰、內容直接、便於選擇。李小倩説,考慮到部分老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養老服務中心在推出手機軟體、小程式等網際網路點餐的同時,還推出了電話訂餐、短信訂餐、子女或親朋輔助訂餐等功能。
據了解,這種智慧點餐不同於市場化的外賣業務,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全流程服務,前臺客服人員收到訂單資訊後,便會派單到所屬的餐廳配餐,再由送餐人員精準配送。
河北省承德市濱河社區老年食堂工作人員查看送餐單(2021年12月16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從2018年開始,民政部大力推廣“網際網路+社區養老”模式,支援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利用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大數據等資訊技術,開發應用智慧終端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慧平臺等。
在廊坊市廣陽區上善頤園社區,蘇麗媛老人説,孩子們已經成家,每天只有老兩口在家吃飯,通過社區食堂推出的微信小程式點餐,飯菜很快就送到家。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上善頤園小區社區食堂工作人員在長者餐區工作(2022年1月4日)。新華社發(孫寶宇 攝)
部分受訪基層幹部稱,與外賣相比,社區推出的送餐,一方面衛生情況更加公開透明,老人們吃著放心;另一方面飲食選材、製作等更加“適老化”,價格合理。
“服務圈”——老有所“值”
承德市濱河社區老年食堂還活躍著一支近70人的“銀發”志願者隊伍。67歲的胡希英説,志願者組成“學雷鋒志願服務隊”,隊員們自發排班,用餐時間義務到食堂協助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維持秩序、領票登記、打飯盛湯等。其他時間,還為行動不便的社區老人提供代購物品等到府服務。
河北省承德市濱河社區志願者到獨居老人張鬱馥家中走訪(2021年12月16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劉志永説,社區設立“時間銀行”,詳細記錄志願者服務情況,存入其“個人賬戶”。當這些老年志願者需要照顧時,就可以從自己的賬戶中進行支取“貢獻值”,享受社區相應服務。
運營方愛孝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白俊平説,除了組織“銀發”志願者,社區還招聘了專業人員為社區老人開展服務,其中鄰里醫生互助、老人回憶錄、月度慶生會等活動非常受歡迎。
河北省承德市濱河社區志願者幫助老人通過智慧點餐系統訂餐(2021年12月16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勵老年人繼續發光發熱,充分發揮年紀較輕的老年人作用,推動志願者在社區治理中有更多作為。
記者採訪時看到,不少社區以老年食堂為依託,將日間照料、健康管理、文藝活動等進行統籌,方便老年人生活。邢臺市襄都區努力搭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通過與邢臺市康寧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合作,為轄區內老人提供助餐、助醫、助行、助娛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順德北社區居民趙桂榮今年77歲,她每天生活既豐富又規律:上午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與其他老人聊天、下棋;中午在社區食堂吃飯,三菜一湯很豐盛;累了就在中心休息,或參加娛樂活動或運動鍛鍊。還有一些老人自發組織了舞蹈、京劇、葫蘆絲等文藝表演隊。
河北省承德市愛孝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濱河社區智慧服務平臺工作(2021年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康寧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自主研發了具備雙向通話、安全定位、應急呼叫、到府服務等功能的平臺,實現了一組數據掌握社區老人動態,一張地圖展示老人分佈情況,一部電話辦理養老服務事項,構建起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社區養老‘服務圈’越來越大!”一些受訪基層服務人員表示,希望相關部門繼續加大對社區居家養老財政支援,給社區居家養老運營企業注入更多活水,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養老項目。
領銜記者:李鳳雙
文字記者:張濤、趙鴻宇、范世輝、齊雷傑、李繼偉、馮維健
視頻記者:馮維健
出品:趙承
監製:鄔煥慶
策劃:王曙暉、初杭
編輯: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