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更亮麗的民生畫卷——2022新開局看“溫暖中國”新風貌
海報設計:卓越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描繪更亮麗的民生畫卷——2022新開局看“溫暖中國”新風貌
新華社記者王希、張千千
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大江大河的奔騰,也有一枝一葉的生長。
易地搬遷的脫貧群眾,用“農家樂”打開致富路,朝著鄉村振興奮力奔跑;春風行動在全國開展,為農民工求職牽線,為企業用工搭橋;紅火中國年邂逅冰雪冬奧會,散發出和諧交融的獨特魅力……2022年伊始,一個個民生故事、一張張生活剪影,濃縮了中國發展的萬千氣象。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帶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中國正蓬勃向前,展現出一派溫暖祥和新風貌。
補短板,托舉“穩穩的幸福”
1月29日,小朋友在湖北省隨縣柳林鎮街頭的一個玩具攤前選購玩具。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露臺上,滿滿噹噹地挂著臘肉臘腸;廚房裏,熱氣騰騰的包子新鮮出籠……虎年春節,湖北隨縣柳林鎮居民周保清的家裏,處處洋溢著年味。
半年前,柳林鎮曾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周保清的房屋一度成了危房。“政府給了4萬元補助,房子重新做了加固裝修。”這個春節,周保清和在外工作的孩子們一起,回到了修葺一新的家,一起過了個團圓年。
1月29日,在湖北省隨縣柳林鎮主街道上,人們在選購年貨。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這個春節,由於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不少人沒能返鄉過年。留守中,亦有溫情。
除夕一早,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仇怡然準時來到北京冬奧村,開始了新一天的志願服務。晚上結束工作,仇怡然回到駐地,與同在閉環內的老師、同學寫“福”字、發紅包,歡度佳節。“第一次沒跟父母一起過年,只要大家在一起,也是另一種團聚。”
今年1月24日,西安全市降為低風險地區,受疫情影響居家近一個月的專車司機王小勇決定留在西安,繼續堅守崗位。
煮餃子、“雲團聚”……一個人在西安過年,王小勇的春節簡單中有期盼。“火熱的城市又回來了,就算不回家過年,心裏也充滿奔頭。”王小勇説。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推進“雙減”,讓教育回歸育人初心;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推進廁所革命,讓居住更安心;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蹄疾步穩,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切實的舉措、切身的體會,深刻詮釋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歲末年初,各地各部門聚焦民生薄弱環節,密集出臺配套支援政策。長長的“政策清單”裏,更多百姓關切的焦點、難點、痛點問題得到了積極回應。
雪中送炭!寒冬時節,面對煤炭價格漲幅較大的形勢,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主動與煤炭主産地協調對接,保證河套地區近25萬戶農牧民買到超62萬噸平價煤,一解百姓的燃“煤”之急。
在山東省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兒童ICU病房,醫護人員為完成靶向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的4歲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加油鼓勁(1月1日攝)。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我國首個獲批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進口藥物,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時,每針價格近70萬元。在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中,以3.3萬元每針的價格進入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一針不再難求!2021年12月,“天價救命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進入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每針價格從近70萬元降至3.3萬元,讓不少患者看到了希望。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民生領域投入不斷加大,民生事項改革走向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2022年書寫下溫暖的開端。
謀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是試運作的復興號列車行駛在西藏山南市境內(2021年6月16日攝)。2021年6月25日,全長43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的拉林鐵路建成通車,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建成,同時復興號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前幾年往返拉薩和林芝坐客車要大半天,現在動車3個多小時就到,不僅省時間,還更安全。”今年春運,來自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的頓珠頭一次坐動車回老家。
隨著全長435公里的拉林鐵路開通運營,藏東南地區結束了不通火車的歷史,“復興號”也實現了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飛馳的列車,見證著百姓生活的“幸福巨變”。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動高品質發展放在首位。
1月14日,中交一航局的“一航津安1”號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搭載E16管節準備浮運前往珠江口伶仃洋安裝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幾天,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首個擬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加快做好開工準備;江蘇南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咽喉”項目——長江盾構穿越工程正全力推進;伶仃洋上,深中通道項目施工如火如荼,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大道”……
新年伊始,一批重大工程高品質建設、高標準推進,有效支援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火遍全網、“一墩難求”;國貨品牌持續創新,國潮爆款不斷涌現;餐飲消費線上線下融合加快,節儉、安全成為消費主流……春節假日期間,國內消費市場人氣旺、亮點多,折射百姓有滋有味的溫暖生活。
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新型消費發展,促進城市消費升級,補齊鄉村消費短板……連日來,各部門各地區推出的新舉措、開展的新佈局中,促進城鄉消費新舉措引人關注。
2月16日,返崗務工人員在重慶西站乘車。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人勤春早。多部門部署實施的春風行動正在全國開展,各地集中為返鄉返崗農民工、因疫情滯留的務工人員和脫貧人口、低收入人口以及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已舉辦各類招聘活動近1萬場,提供崗位近600萬個。
2月12日,列車乘務員在重慶開往上海的G1334次列車上,向春運返程務工人員發放招聘資訊。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擴投資、促消費、穩就業,穩住經濟基本盤,有力促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相得益彰,讓億萬人民在與時代同進步、與國家共發展中,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冬日的黃河水流清冽緩慢,大天鵝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人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大天鵝優美的舞姿。
“甘肅迎來的越冬大天鵝越來越多,反映出西部生態環境在向好的方向轉變。”近年帶領團隊開展甘肅越冬大天鵝棲息地監測研究工作的蘭州大學教授張立勳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深邃的思考,精闢的論斷,正化為廣袤大地上的生動實踐。
這是2月15日拍攝的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的重鋼崖線山城步道附近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在重慶、合肥等地,借助老舊小區改造、工業遺存再利用,昔日落寞的“工業銹帶”變身為宜居的“生活秀帶”,居民不僅改善了生活,更留住了記憶。
2月15日,遊客在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的重鋼崖線山城步道遊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開年以來,相關部門發文推動建立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印發《“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家園更美,河流更清,山川秀麗,大海壯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在中華大地全面鋪展。
開新局,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冬日的雲南省孟連縣帕亮村,溫暖如春。明媚陽光下,一串串紅彤彤的咖啡果格外好看。
如今單靠賣咖啡鮮果,帕亮村村民戶均每年能增收5萬元,村裏道路、廁所等環境也是大變樣。春節期間,致富帶頭人董燕梅仍在琢磨著怎樣把村裏的咖啡産業做得更大。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闊步前行。帕亮村的故事是各地堅持高品質發展、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縮影。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鄉村振興,當年6月1日起鄉村振興促進法施行,相關部門連續出臺有關糧食安全、種業發展、農業現代化等改革措施……一系列頂層設計落地,有望加快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美好願景。
虎年開工首日,浙江召開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推進大會,部署新一年“任務單”。浙江提出,要探索一批共富機制性制度性創新模式,聚焦縮小“三大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一方面,我們必須明確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鬥;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地推進共同富裕。”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説。
先把“蛋糕”做大,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為全體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同時靠制度搭建公平公正的幹事創業平臺,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促進共同富裕,還要處理好“富口袋”和“富腦袋”的關係。
2月15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元宵節夜場活動上,佩戴虎頭面具的小朋友領取現場書寫的“福”字。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博物館裏過大年”漸成新年俗,主旋律影片激發濃濃愛國情;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復興力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讓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飽滿充盈。
2月5日,遊客在河南鄭州建業 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遊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回首過去,擺脫貧困、千年小康的夢想已經實現;展望未來,人們期待在新征程上描繪更亮麗的民生畫卷,溫暖千家萬戶。(參與采寫:楊靜、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