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成故鄉” 中國南方水果紮根新疆兵團助民眾增收
新疆兵團第一師十一團七連靳紅軍的火龍果種植大棚內,熟透的紅心火龍果格外誘人。 石繼良 攝
(新春走基層)“他鄉成故鄉”中國南方水果紮根新疆兵團助民眾增收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0日電 (江珊 石繼良 李萍 李雨浪)時下天氣乍暖還寒,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一團七連靳紅軍的火龍果種植大棚內卻暖意融融,一株株火龍果樹整齊排列,部分枝幹上,一些熟透的紅心火龍果張開了“嘴”,顯得格外誘人。
靳紅軍介紹,從7月開始,大棚裏的火龍果便陸續成熟,到來年5月,能結7茬果。
“市場上銷售的火龍果大多是從南方運過來的,成熟度和口感都比不上我們這裡種出來的火龍果,所以每年都賣得很火。”靳紅軍説,火龍果在南方種植比較多,在新疆種植很少。
遊客採摘火龍果。 石繼良 攝
“聽説十一團七連有火龍果採摘園,就和家人一起來摘新鮮的火龍果。嘗了一下,味道特別好,值得推薦。”正在採摘火龍果的遊客張松寶説。
靳紅軍説:“我們用的都是農家肥,火龍果品相好,味道更好,遊客們吃了都唸唸不忘。”
“南果北種”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水土不服,可在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兵團一些團場,如今種植火龍果、香蕉、龍眼等熱帶水果,成為民眾增收的“致富果”。
幾年前,靳紅軍一次偶然的機會租下5個火龍果大棚。為讓火龍果能在沙漠邊緣的土地上開花結果,他長時間吃住在大棚,觀察火龍果的生長情況,並利用網際網路學習火龍果種植技術,還經常請專家傳授種植知識。在靳紅軍的精心管理下,當年就有了收穫。
如今,靳紅軍從5個大棚發展到10個,一年收入能達到20萬元左右。在採摘園發展過程中,靳紅軍吸納周邊連隊民眾前來務工,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我在採摘園幹了4個月,主要從事採摘和裝運工作。工作輕鬆,還能照顧到家裏。”七連職工喻世俊説。
無獨有偶,時下來到新疆兵團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沿途放眼看去,皆是戈壁荒原,處處透露著寂寥。
然而,到達該農場設施農業大棚基地時,卻是截然相反的景象,雖然室外天寒地凍,荒涼蕭瑟,但大棚內卻溫暖如春,綠意盎然,散發著蓬勃生命力。
除了火龍果外,香蕉、枇杷、芭蕉、龍眼等在這裡肆意生長著,三角梅競相綻放。棚內常年溫度在28℃到30℃,潮濕溫熱的氣息令人有種身處南方的感覺。
大棚養護員買買提 安木都照顧這些植物已有四五個年頭,年年精心打理,成熟的植物還會時不時帶來驚喜的果實,味道也不錯。
“自從照顧這些植物以來,邊學邊幹,工作穩定了,口袋也鼓起來了。在這裡工作心情也很輕鬆。”買買提 安木都説,周邊居民平時也喜歡到熱帶植物大棚看新鮮,畢竟這些南方水果在當地特別少見。
據了解,大棚種植為周邊居民提供了長期就業的崗位,也有效帶動農業增效、職工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