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抓住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專題深思)

2022-01-11 13: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現在,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這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

  推動高品質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當前,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推動高品質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優化分配結構、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需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從源頭上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打好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在參與發展中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權利公平,共同創造社會財富,共同分享發展成果。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又有利於促進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不斷實現共同富裕。”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大力發揮公有制經濟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産要素分配結合起來,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讓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這要求我們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作為重要政策目標,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産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力度,著力把教育品質搞上去,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技術工人隊伍。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教育等問題,讓農民工安心進城、穩定就業。改善營商環境,減輕稅費負擔,提供更多市場化的金融服務,幫助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穩定經營、持續增收。

  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低收入群體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點幫扶保障人群。”對低收入群體給予幫扶保障,需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有效減輕困難家庭教育負擔,提高低收入群體子女受教育水準。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逐步縮小職工與居民、城市與農村的籌資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準。完善兜底救助體系,加快縮小社會救助的城鄉標準差異,逐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準,兜住基本生活底線。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堅持租購並舉,因城施策,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統籌需要和可能,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朝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的監測和干預,加大對脫貧縣的支援力度,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新的致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産業化,盤活農村資産,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支援更多農村居民勤勞致富。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輿論引導,澄清各種模糊認識,防止急於求成和畏難情緒,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輿論環境。

  凝聚共同奮鬥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中國人民要過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仍然要靠勤勞創新致富,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勤勞致富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水準,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人人進步的發展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1日 09 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