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峰會”:六個大寫的尷尬
美國政府以視頻方式召開的“民主峰會”,留下了一地雞毛,還有六個大寫的尷尬:
尷尬一:會議效果不忍直視
美向110個國家和地區發出與會邀請,遭到9個國家或地區的婉拒。在反映網路搜索熱度的“谷歌趨勢”頁面上,峰會30天內搜索熱度不及會前三天舉行的美俄元首會晤的三分之一,不及一個月前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的四分之一。三大事件30天內單日搜索熱度最高為中美元首會晤100分、美俄元首會晤99分,而“民主峰會”僅5分。在視頻網站YouTube“民主峰會”官方頻道,峰會視頻大多播放量僅有3位數。
尷尬二:民調看衰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對17個國家民眾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約57%的受訪者認為,近年美國民主並不是一個好榜樣。另有民調顯示,全球44%的人認為美國是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脅,81%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民主面臨來自國內的嚴重威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政治研究所近期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年輕人對美國的民主狀況感到擔憂。其中,52%的年輕人認為美國的民主陷入困境或者是失敗的。2021年11月,瑞典一研究機構發佈的《2021全球民主現況》報告中,將美國列入“民主倒退國家”的名單。
尷尬三:自己人的猛批美國前議員羅恩 保羅指出,這場會議本身就是反民主、不支援民主。美國舉辦所謂“民主峰會”根本不是促進民主,實際上是通過關於美國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進而破壞全世界的民主。美國知名導演奧利弗 斯通稱,已經完全腐敗的美國政府在宣傳所謂“民主峰會”時,卻難以掩蓋其自身金錢政治的本質。僅2020年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就花費了創紀錄的140億美元。當需要140億美元才能選出一位總統時,你會想,這是什麼樣的民主?美國政府已經完全腐敗了。美國學者約書亞 科蘭茲克在《日本時報》網站刊文稱,這些年,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目睹了美國總統大選以國會山暴亂而落幕;看到美國政客利用選區劃分和其他反民主手段保持自己的權力;還目睹了美國政客們爭吵不休,幾乎導致美國債務違約,給全球經濟帶來衝擊。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民主形象已經遭到了可怕的打擊,全球對美國民主持悲觀態度,美國在此背景下搞所謂“民主峰會”只會淪為“空談俱樂部”。
尷尬四:西方主流媒體不留情面
不用多説,下面依次是主流媒體及其配發文章的標題:
《紐約時報》:在美國國內面臨諸多問題的時候,人們質疑美國能否充當一個合格的民主“代言人”
《華爾街日報》:在民主峰會上,拜登又掉鏈子了
《外交政策》:民主峰會缺少了真正來自人民的力量
《經濟學人》:喬 拜登的民主峰會沒那麼民主
《國家利益》:當你自己的民主正在滅亡時,如何舉辦一個民主峰會?
路透社:受逅病的與會名單讓峰會影響蒙受陰影
尷尬五:亞洲國家批評之聲此起彼伏菲律賓智庫“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IDSI)指出,美國發展的關鍵因素並不是西方民主,而是掠奪他人資源和霸佔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美國在宣揚本國民主的優勢時卻往往刻意忽略這類在大多數國家都不存在的因素。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提提南在《曼谷郵報》刊文稱,美劃分“民主國家”標準令人迷惑,謀求地緣政治利益意圖明顯,對國際格局建設缺乏實際意義。東盟各國都在擔憂陷入大國角力泥潭,但美明顯在玩政治遊戲,實質是強迫選邊站隊。新加坡前國會議員吳俊剛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指出,劃分陣營,帶有冷戰的思維和色彩,這與當今世界發展大勢相悖,也難以引起各國真正的共鳴。當今的世界大潮流是尋求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共贏的多邊合作機制,而不是再次陷入冷戰時期的陣營對立。當今想要以高舉意識形態大旗的方式來號令天下是行不通的。美國人也必須認識到,美國的“民主”也早已今不如昔,不再是個榜樣了。民主只是個棍子或手段。巴基斯坦地緣政治專家穆罕默德表示,美國利用冷戰思維維護其霸權並召開“民主峰會”,這是以民主為藉口換取本國利益。美國治理一直處於斷裂狀態,傾向於分裂而不是發展社會。印度“The Wire”網站指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設計最適合其文明的政治制度,沒有人會同意美國領導人向他國領導人揮舞“民主藍皮書”。
尷尬六:國際社會批評質疑之聲不絕於耳
舉幾個例子。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宮對“民主峰會”持否定態度。美國企圖把自己的民主理念強加給其他國家,並正試圖將“民主”一詞“私有化”,民主只是華盛頓理解的民主。顯然不能這樣,也不應該這樣。古巴外交部副部長何塞菲娜 維達爾指出,在美國,金錢腐蝕了整個政治體系,選民的意願被忽視,少數人的利益反而高於國家利益,攜帶武器的權利比生命權更重要,美國以“自由”名義入侵和破壞他國,甚至鼓勵政變和推翻合法政府。
一個不民主的國家宣佈自己成為所謂“民主峰會”的領袖,這是美國又一場大型鬧劇。羅馬尼亞CHINARO協會名譽主席維秦秋 吉奧爾吉表示,“民主峰會”試圖製造意識形態對立,其真實目的則是在世界範圍內強行推進美國的民主模式。
最後,相信許許多多人都想問,還要有多少個大寫的尷尬,才能澆醒美國關於民主那謎一般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