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冬奧的“綠色密碼”

2021-12-12 11: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2022年北京冬奧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在辦奧過程當中,隨著“綠色冬奧”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批“綠色冬奧”成果也漸入人們視野。近日,記者走訪部分冬奧場館並採訪了場館建設方和設計者,解碼“綠色冬奧”的魅力所在。

  綠色建築 源頭減排

  2021年10月28日晚,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作為“雙奧之城”標誌性場館群的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速滑館首次集體亮燈。當天,承擔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任務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完成改造工程,這標誌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及延慶賽區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全面完工。

  從申辦到籌辦,綠色、生態、低碳、可持續一直是北京冬奧會的核心理念。目前,北京所有新建冬奧會場館都達到最高等級的綠色三星標準,改造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

  “北京冬奧會建設、創造了諸多科技、綠色、建築領域的第一。通過建設世界首創的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北京冬奧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屆100%使用光伏、風電等綠色電能的奧運會。通過科技創新,北京成為冬奧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採用碳排放接近於零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的主辦城市。可以説,我們準備好了!”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丁建明信心滿滿地説。

  從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樁,到今年1月22日首次制冰成功,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冰絲帶”終於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模樣。“國家速滑館建設採用世界最大跨度正交雙向單層馬鞍形屋頂索網,長198米、寬124米的巨大跨度屋面沒有一個支撐支柱,重量僅為傳統屋面的四分之一。”國家速滑館公司設計總負責人鄭方説。

  場館外絲帶飛舞,場館內別有洞天。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的冬奧速度滑冰場館,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近12000平方米冰面的“冰絲帶”,通過採用分模組控制單元,可將冰面劃分為若干區域,根據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標準進行制冰。

  “我們致力於打造‘最快的冰’,把場館製冷産生的餘熱用於場館的熱水、澆冰、除濕等場景,一年可節省200萬千瓦時電,相比較傳統冰場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國家速滑館公司制冰系統設計負責人馬進説。

  在北京城區中,還有許多地標式建築正悄然改變模樣。

  沒有鋼鐵冶煉的火熱場景,迎來今年冬天首場大雪的首鋼園群明湖開始封凍。視線從湖面上移,與3個冷卻塔自然銜接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巍然聳立,形如靈動飄逸的“飛天飄帶”,又如晶瑩剔透的“水晶鞋”。

  “首鋼滑雪大跳臺將永久記錄奧林匹克如何融入城市更新中。”説出這些話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2022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及首鋼滑雪大跳臺設計總負責人張利難掩自豪之情。“首鋼滑雪大跳臺是奧運史上首個坐落在工業遺址中的場館,也是首個滑雪大跳臺的永久性競賽設施,這是世界首創,它將幫助所在區域聚集難以估量的基礎設施資源。”張利説。

  生態優先 協調發展

  為落實綠色場館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北京冬奧會在各環節中都以生態保護為優先原則,包括從常規規劃、建設、運作到賽後利用的全過程。

  長城腳下,媯水河邊。6年前,北京市延慶區作為北京冬奧會舉辦地之一,開始被全世界知悉。6年來,延慶始終高標準踐行冬奧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生態保護與冬奧工程一體推進,著力將延慶賽區打造成為綠色發展“北京樣本”。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是一個100%使用風電、太陽能電力的綠色清潔能源賽區,也是一個水資源全部實現自我收集利用,全部凈化再利用的“海綿型賽區”。不僅如此,賽區建築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設完工後全部原土覆蓋,所有珍貴樹木全部就地、遷地保護。

  北京市延慶區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劉金柱説,延慶堅持以生態優先為原則,採取“工程避讓、工程減緩、工程補償”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根據每一棵樹在施工中受到的不同影響,“一對一”定制保護方案。

  “目前,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動物植物保護、生態安全等214萬平方米以及新增的2.3萬平方米生態修復工程全部完成,今年以來,延慶區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野豬、豬獾、狗獾等有效照片2000余張、視頻500余條,物種多樣性維持在較高水準。”劉金柱表示。

  同樣,張家口賽區借助冬奧會推動,無論是當地生態建設還是人文面貌,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按照“海綿型賽區”理念,張家口賽區的地表水、雨水、人工造雪的融雪水等,經過整體化設計都將實現水資源全收集、全處理和再利用。“古楊樹場館群大概需要造5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但我們採取5個大小不同的水池,既做景觀用,又做蓄水用,兼具生態涵養的作用,大大改善了當地水資源。”張利舉例説。

  “宏觀上看,城市的可持續建設是推動區域一體化,讓超大城市的機會和資源向鄉村和山區等相對不太發達的地區逆向流動,使資源和機會更加平均,這才有助於社會長期發展。從申奧到現在,我大概去了500多趟張家口。從當地群眾的眼神和表情,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精神面貌的變化。”在張利看來,以冬奧為引領,張家口賽區所在地崇禮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遊等綠色産業,並結合高鐵站和遺址規劃修建了一片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體育小鎮,繼承奧運帶來的遺産和優勢。可以説,冬奧會助力這座塞外小城實現脫貧摘帽。

  用好遺産 未來無限

  創造豐厚的冬奧遺産,為主辦城市和人民群眾帶來長期、積極收益,是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內容。從奧運會歷史上看,一些大型建築和比賽設施也曾出現過投入鉅資建設、賽後閒置不用,華而不實的情況。從勇敢者的運動舞臺到普通民眾願意近距離去欣賞體驗,一項項場館建設頗為考驗中國智慧。

  談到冬奧場館的可持續發展,張利有一個形象比喻,就是如何將“超人”設施“常人”化。無論是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還是首鋼滑雪大跳臺,張利都致力於把普通人休閒活動結合在賽場的設計之中。比如,“雪如意”結合跳臺滑雪的特點,通過在頂部增設活動空間,兩側增加連續臺階,底部做平體育場等手段,普通人能夠在冬奧賽場的遊歷中獲得2.5小時的連續慢行體驗。頂端較大的空間也可提供大型活動或餐飲等服務。

  北京冬奧會又是我國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後的首次國際體育盛會。能否創造和有效利用賽後遺産,彰顯著我國的責任擔當。

  “北京冬奧會將實現碳排放全部中和。從我國建築行業的角度看,建築界在冬奧場館建設服務碳中和戰略的過程中,也已經在同時享受冬奧帶來的遺産。”在張利看來,北京冬奧會在低碳場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多方面開展了完整的碳中和實踐,這些經驗為後續建築場館的碳中和打造了良好範本。

  對於奧運遺産的可見性,馬進也持同樣觀點。“從行業角度來説,冬奧會不是簡單的一場運動會,更為我國製冷行業發展綠色低碳開啟序幕。可以預見,冬奧會的舉辦將促使製冷行業快速落實低碳、高效理念,這些技術將反饋回來提升我國製冷工業整體水準,從而促使我國冷鏈包括冰雪産業取得可持續發展。”馬進説。

  讓全民共用奧運成果,一直是北京冬奧會致力的目標。“冬奧會後,國家速滑館將逐步打開大門向社會開放,為群眾健身提供場地設施,並通過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文化休閒、展覽展示、社會公益等多种經營業態,在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努力建成以冰雪運動為核心,全面促進全民健身、體育消費的新型城市文體綜合體,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冬季美好生活嚮往的新坐標。”國家速滑館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久林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秉志)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