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維度指標評價“好吃” 農産品榜單助消費者“一目了然”

2021-11-24 09:0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鄒阿龍)如古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所言,農作物帶有極強區域性。想要説清複雜多樣的農産品“好吃”程度,以往更多是靠美食家的經驗之談或賣家的宣傳詞。

  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農作物逐步實現“品質化、數字化”。一顆小番茄也能被科學“解構”,得出“好吃”分數,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以記者近日走訪的位於北京密雲的現代農業産業園為例。在這裡,養慕雞尾酒番茄正在挂串采收。相較于“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方式,小番茄的“家”是一座玻璃溫室——那裏為其生長提供了適宜的光照、溫濕度、水肥等。

  據介紹,種植人員採用椰糠基質培養小番茄。穿梭其間的比利時熊蜂本身對農藥極為敏感,因此番茄上方懸挂黃色膠帶以防治害蟲白粉虱。此外,培養過程還運用了RO反滲透凈水灌溉、生物防治等技術。

  不過,小番茄是否“好吃”,能否被消費者認可,還需走過“數字”之路。據悉,小番茄會被隨機採樣到熊貓指南實驗室,接受感官評價員品評。

  工作人員運用質構儀、電子舌、電子鼻等數字化感官儀器或感官評價工具,“解構”小番茄的味道及品質。此後再經過多維立體的人機互證進行“揭秘”,形成“好吃”的“數字集合體”。

  以前述小番茄為例,其外觀、香氣、滋味、質地、口感等,最終被分解成百餘個維度。“好吃”一詞,也被拆解為“酸甜濃郁”“果重均勻”“富含花青素”等表述。

  有工作人員稱,此舉的好處在於構建農産品的標準化優勢,形成品質“尺規”。屆時,消費者通過掃描包裝上的全程品控溯源標簽,就能獲取農産品的全生命週期資訊。

  包括小番茄在內,不少優質農産品已實現“品質化、數字化”。將於本月26日發佈的熊貓指南中國優質農産品2021秋季榜單,或將揭曉更多答案。自2018年3月首次問世以來,這份榜單已調研900多個具體紅線地塊,上榜産品增至274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