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這些科技碩果,閃耀著拳拳愛國心
馬若虎
仰望璀璨的科學星空,最亮的“星”給我們最多感動。
在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翻開他們的事跡,科技創新路上,鐫刻著濃濃的愛國情懷。
“咏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顧誦芬一生立志讓中國人自己擁有“有底氣、能爭氣”的飛機;在國家需要核能時,王大中毅然選擇了核反應爐專業,永不放棄,攀登高峰。從青蔥年少到意氣風發,他們認定一個目標就勇往直前,心無旁騖堅持幹好一件事。如果沒有對祖國的熾愛,沒有對科研的癡情,就難以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忘我、無怨無悔。
不只是他們,此次獲獎的包信和院士團隊、趙東元院士團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都是愛國者的典範。拳拳愛國心、追夢赤子情,引領科技創新征途,孕育出纍纍碩果。這些科技碩果中,許多都來自基礎研究領域。面對科研“無人區”,基礎研究更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只要方向對,就不怕路途遙遠;只要堅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熱。
一部科學史,其實也是一部科學家的精神史。愛國是科學家精神的第一要義。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正如王大中院士所説,“科技創新是我們最主要的愛國方式”,面對建設科技強國的迫切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踏踏實實、潛心研究,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把人生理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中。
老一輩滿頭華發,新生代逐漸成長,唯一不變的是初心與傳承——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目光所及之處,意志所在,使命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