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互聯互通里程碑 香港發展新機遇——香港金融界熱議債券通“南向通”

2021-09-17 11:0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香港9月16日電(記者方棟)在債券市場“北向通”開通四年多後,“南向通”將於9月24日正式上線。香港金融監管機構、行業代表以及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南向通”將進一步推動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發佈聯合公告,決定同意內地基礎服務機構和香港基礎服務機構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南向合作。這意味著,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境內投資者將可以通過“南向通”,投資在境外發行、並在香港市場交易流通的債券。

  “‘南向通’的推出是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一個新里程碑。”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説,相信“南向通”將進一步推動內地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促進香港債券市場蓬勃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在港金融機構熱烈歡迎即將上線的“南向通”,認為這一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重大舉措將為香港發展帶來新機遇、注入新動力。

  匯豐環球資本市場業務大中華區主管陳紹宗表示,“南向通”的推出將為內地投資者進入國際債券市場開拓全新渠道,得以多元化其投資組合,也將加速推動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債券發行人到香港發債。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認為,香港作為內地和海外市場的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2017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香港金融管理局,與各方共同努力推出了“北向通”。四年多來,“北向通”累計成交量為12.3萬億元人民幣,帶動境外投資者以超40%的年均增速增持內地債券。全球前100大資産管理機構中已有78家參與其中。

  “‘北向通’的成功經驗為開展‘南向通’奠定良好基礎。”余偉文指出,“北向通”開通至今四年多,運作一直平穩有序,獲得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通過香港投資內地債券,既為內地金融市場引進大量資金,也為香港金融機構帶來更大機遇。

  隨著“南向通”明確了上線時間,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境內投資者不久就可以通過“南向通”,投資在境外發行、並在香港市場交易流通的債券。目前“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多家在港銀行已經表示希望參與其中。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説,中銀香港為“南向通”開通已準備就緒,債券庫存能充分滿足投資者在品種、期限、幣種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待交易正式開通時將實現産品、服務全覆蓋。

  工銀亞洲主席兼執行董事高明也表示,中國工商銀行作為首批試點銀行,將會在“南向通”擔當積極角色,而工銀亞洲承接其境外做市商、次託管及資金清算業務亦已整裝待發,致力為內地投資者提供多元化資産配置渠道,推動兩地債券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劉應彬預計,香港將會有超過十家做市商參與其中,相關名單正在審批中,近日即將公佈。

  “南向通”上線是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重大舉措。自2014年“滬港通”開啟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進程以來,“深港通”“債券通”先後開通,極大提升了國際資金通過香港投資內地、以及內地資金通過香港投資全球的便利度,為兩地資本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

  孫煜指出,“南向通”是國家支援香港發展的重要體現,同時有利於加深國內國際經濟互動,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形成金融市場“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援港澳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臺。分析人士指出,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成功彰顯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所享有的獨特的制度優勢。

  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北向通”“南向通”等互聯互通安排,是在內地資本項目尚未完全可兌換的情況下,通過精妙的制度設計,在既不突破內地與香港法律法規,又不改變兩地投資者交易習慣,而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了兩地投資者便捷參與對方市場,大幅提高了資金跨境投資的流動效率。

  “這有力證明,‘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容利用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統籌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高效制度安排。”梁海明説。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必須抓緊機遇,善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一直以來擁有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和拓寬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更好發揮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等關鍵角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高品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內地金融改革開放格局以及國家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