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青春鑄劍 航太報國
青春鑄劍 航太報國
——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
9年的光陰,可以寫下一個怎樣的故事?
作為一名90後,郭思東9年前選擇的人生關鍵詞是“中國航太”。那時的他剛從技校畢業,連他自己也不曾想到,這4個字讓他如獲新生。9年時間,他和團隊一舉拿下多個重大型號核心部件的技術攻關、製造倣真,與此同時,“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技術能手”,一個個榮譽紛至遝來,而這一切都源於9年前與中國航太結緣。
北京雲崗,中國航太科工三院西大院的所在地,郭思東就在這裡工作。當他第一次走進三院,就被眼前矗立著的“超越”雕塑所吸引,這個從鳳凰造型中取義的雕塑,側看像一把刺破青天的利劍,遠看像一枚引弓待發的飛航導彈。
從60年前開始,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一枚枚自主研發的國産導彈相繼問世:新中國第一型岸艦導彈、第一型空艦導彈、第一型超音速飛航導彈……這些保家護國的重器背後,是來自祖國各地的年輕人,他們圍了個院子,蓋了幾間廠房,中國飛航事業就此紮下了根。
60年過去,這群人早已老去,但他們也曾擁有像郭思東一樣的青春、一樣的情懷與目標——為大國礪劍。
鍛造保家護國的神威重器
“就是餓著肚子,拼了性命,也要把導彈搞出來!”這是剛建院時第一代三院人的共同心聲。
創業伊始,第一型岸艦導彈“海鷹二號”研製的關鍵時期,遭遇中蘇關係惡化,援助專家撤走,圖紙資料也都被帶走了。艱苦的生活工作條件、嚴密的技術封鎖,非但沒有使飛航人退縮,反而激發起他們高漲的工作幹勁。
不久,時任“海鷹二號”總設計師的梁守槃,從籃球的結構得到啟發,一舉攻克了發動機油箱材料耐腐蝕性這一關鍵技術瓶頸。“海鷹二號”的成功讓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聶榮臻元帥激動不已:“人民海軍終於有了自己設計製造的導彈武器!”
“大家將‘海鷹二號’稱為‘爭氣彈’,意在爭三院起家創業之氣、爭海軍強大之氣、爭中華民族之氣,志在甩掉‘洋柺棍’,闖出一條獨立自主的導彈研製之路。”三院黨委書記史新興談起這段歷史仍憋足了一口氣。
1973年10月,三院一群年輕的科研人員在一個荒溝裏開展試驗。
他們將導彈的發動機頭部埋在地裏,冒火的屁股朝天進行點火試驗。科研人員站在百米開外的溝崖上,凝視著點火。試驗最終成功。
當時,這枚導彈沒有被正式立項,由於它體積小,是個“黑戶”,便被研究人員稱作“小二黑”。
1984年,當它亮相國慶35週年閱兵式時,外賓們都驚呼它為“中國飛魚”。它在黃海試驗海區六發六中,在某國進行發射表演時,一舉命中靶船,從此威名遠播。
這背後是屬於中國飛航人的付出與犧牲。
劉永才院士在三院幹了一輩子,他帶領巡航團隊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打破了諸多國外的技術封鎖,以70%的技術創新,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陸基巡航導彈。
曾經,他也是年輕帥氣的青年骨幹,因為超負荷工作,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後來忙於在試驗現場排除故障,導致胃病復發,出現大出血。被推進手術室時,他的血壓已經降到了零。
一旦擺脫病痛糾纏,他又回到工作崗位,往來奔波、挑燈夜戰……一句“工作要緊”總是讓身邊的工作人員既敬佩又無奈。
“活著幹,死了算。”這是劉永才的口頭禪,也是飛航人報國的初心寫照。
不做過客、不當看客,勇做先鋒
作戰任務規劃,以資訊化的手段還原真實戰場,是國防裝備建設的最前沿。面對這個領域,中國航太科工三院90後高級工程師魏向元,如同一個被按下開機鍵的“機器人”,一刻不停地向前狂奔。
魏向元查閱大量文獻和專業知識,一邊摸索,一邊鑽研。有一段時間,清晨的三院大院裏,總能見到他左手拎著燒餅和豆漿,右手拿著筆電一路小跑的身影。他常説:“航太人要發揚革命先驅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精神。”
工作6年來,魏向元聽過無數個飛航故事,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和百廢待興的艱難起點有關。
三院成立初期,政委鬱文在入院教育第一堂課上説:“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上不能告訴父母,下不能告訴妻兒。”“‘活在三分院,死在雲崗村,埋在八寶山。’要為祖國國防尖端事業奮鬥終生,心甘情願做一輩子無名英雄。”從那時起,愛國忠誠的革命精神回蕩在老一輩飛航人的共同誓言裏。
先輩們在舊飛機場風沙飛揚的帳篷裏餐風露宿,用廢紙打漿再生的“馬糞紙”做記錄,經過5年多的奮戰,完成了“上游一號”仿製任務,並建成了海防導彈第一個生産基地;在雲崗後山上一個荒草蔓生的大土坑裏,“小二黑”進行了足以載入史冊的主發動機熱試車。
“我們飛航人不僅要不怕累,還要不怕犯錯,只有秉持著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才能將經驗轉化為知識,將工作做到極致。”魏向元説。
作為多項重大工程和項目的總負責人,他負責牽頭各家單位推動項目進展,工作強度大是常態,這名90後有自己的“緩解神器”——哼著歌或者喝點喜歡的飲料,能讓他涌現更多的靈感。
科技創新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在魏向元的工作電腦上,有一個區域被他命名為“經驗池”,專門用於記錄他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和總結的經驗,把每一次工程實踐和科研實踐都當成提升自己的機會。
從重點型號決戰的火熱現場到重大科研攻關的研發基地,從車間班組的生産一線到競爭激烈的商用市場,從抗擊疫情的應急突擊到重大危機挑戰的鬥爭前沿……在飛航事業的舞臺上,這些重大事件如一棟棟巍峨的階梯基石,支撐著包括魏向元在內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披荊斬棘。
創新團隊35歲以下青年比例高達85%
一項“某聯合戰術級任務規劃難題”的破解,將傳統系統關鍵性能提升50倍;一架靶機型號81天完成9架次飛行試驗,在國內無人機領域填補多項技術空白……
破解這些創新技術的科研團隊,是三院引以為傲的“寶貝”。更值得一説的是,該創新團隊35歲以下青年比例高達85%。
三院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都有大批的優秀青年員工在關鍵技術攻關、自主創新設計中脫穎而出;預研創新領域甚至超過一半的“金點子”,都是由青年員工單獨或聯合提報。
三院為此還建立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每年投入1000萬元創新基金,1000多名青年報名。對那些擁有自主技術和創新創意的青年來講,創新平臺和創意孵化支援是當下最迫切的需求,三院青科協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和平臺。同時,三院還制訂21條具體措施建立青創室、青創賽、青訓營和青科協等雙創體系,不斷豐富擴充青年成長平臺和機會。
鄭藝是青科協“未來作戰體系與技術專業組”會員,她告訴記者,青科協會員緊密對接青年人才庫,從橫向上暢通了各序列的轉換和交流通道,打破職業發展“天花板”。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年輕人能夠繼承老一輩飛航人的優良傳統,再立新功。
至今,三院年輕的飛航人之間,還流傳著一個經典的故事:一年秋天,在甘肅一個小站,某型號試驗彈進場,導彈自備車廂被卸載在站臺上,必須轉挂到另外一列車上,可這兩列車並不在同一軌道上,小站資源有限,沒有多餘的機車協助轉運。
時間緊急,試驗隊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推火車。
於是,在黃沙瀰漫的戈壁小站上,出現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幾十個“文弱書生”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步伐,推著一節節車廂緩緩前進……
舉目回望,那一個個年輕的身影,是強大信念意志匯聚成一往無前的鋼鐵洪流。這個強大信念意志便是這群飛航人的使命:科技強軍,航太報國。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9月0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