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勇攀航太科技高峰

2021-08-28 10:3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0世紀50年代,面對帝國主義的核威脅、核訛詐,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果斷決定研製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國西部大漠深處升起的蘑菇雲震驚世界,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實現了核技術的又一次飛躍;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至此,我國躋身少數獨立掌握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國家,並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如今,“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已經成為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方巨響震驚寰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金銀灘草原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試驗和生産基地。這裡平均海拔3100米,氣壓低,氧氣稀薄,開水只有八十多攝氏度,煮飯半生不熟,年平均氣溫不到零攝氏度,一年裏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衣。基地建設是在我國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進行的,最困難的時候,主管部門組織大家開荒種地、打魚,補充生活資源,保障基地建設順利進行。經過舉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個水、電、暖、路齊備,集科研、生産、生活為一體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

  在新疆,有一個神秘的地方,它的面積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但在地圖上卻沒有標示,這裡是我國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核子試驗基地——馬蘭,因為緊鄰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腹地的羅布泊,因此也叫羅布泊核子試驗場。為了偉大的事業,一批批科研人員“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千里無人煙、風吹石頭跑”的大漠環境中一幹就是一輩子。

  在建設初期,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堅持不搞合作、不搞共有、不受制於人。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老一輩科學家用一張書桌、一把計算尺、一塊黑板、一顆火熱的心、一個不知疲倦的大腦日復一日進行計算,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科技奇跡。

  事實證明,中國人的命運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技術協定、撤回全部專家、帶走全部資料、停止一切援助。有人幸災樂禍地斷言:中國的核工業已遭到“毀滅性打擊”,中國核工業已“處於技術真空狀態”,中國“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來”。可大家當時抱定一個信念,沒有專家靠大家,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闖過技術關,早日試製出“爭氣彈”。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的勝利,是我國航太事業發展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新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在這一進程中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攀高峰。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是“兩彈一星”精神最鮮艷的底色。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在人生高光時刻毅然決然回到祖國,投身到國防科技事業之中。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老師和同學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到祖國。在接受原子彈研製任務時,妻子問他“去哪”“做什麼”“去多久”?他連續回答了三個“不能説”,從此在試驗場一幹就是8年。

  “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來到高原工作的時候已經54歲,為了保密,他為自己取名“王京”,隱姓埋名在基地整整工作了17年。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郭永懷……這些名字中,有些我們熟悉,有些或許陌生,但是他們的故事與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緊緊相連。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作風是“兩彈一星”精神的本質。據導彈總體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鏞回憶,我國導彈事業起步時期,還沒有電子電腦。科技人員只能用簡陋的手搖電腦進行複雜的彈道計算,一個多月才可算出一條初步彈道。科學家在計算時,先按數字撥動齒輪,每搖一次可完成一次加法,乘法則需搖動多次才能完成。

  老一輩科學家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作風,至今仍在激勵新時代的航太工作者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1978年,航太專家任新民率領代表團赴美參觀訪問,美國國家航太局局長明確地告訴他:“氫氧發動機是美國國家技術機密,不能看,也不能談。”去日本和歐洲時,也有類似遭遇。他在回憶文章中頗為感慨地指出:技術沒到那一水準,人家是不會與你交流合作的。後來,我國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研製成功,日本人和法國人主動找到府來,研討氫氧發動機問題。美國宇航專家在參觀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時,對中國人自己摸索出來的技術感到十分驚訝,更是讚嘆:“中國人搞得有特色,也很巧妙。”

  “大力協同、勇於登攀”是成就“兩彈一星”事業的重要保證,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兩彈一星”是新中國規模空前、高度綜合的科技工程,體系龐大、關涉眾多。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協同攻關,大大加速了“兩彈一星”研製進程。據統計,全國先後有26個部(院),20個省區市包括10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參加攻關會戰。原子彈研製中的“九次計算”“草原大會戰”,氫彈原理突破中的“群眾大討論”“上海百日攻堅戰”等,都是集體攻關、團結協作的結果。

  弘揚精神再創輝煌

  中國航太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取得里程碑式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兩彈一星”精神的激勵和鼓舞。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被譽為“兩彈一星”精神的發源地之一。近年來,火箭院在傳承和創新中不斷發展,中國航太的運載火箭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先後自主研製了15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兩彈一星”精神的引領下,長征火箭歷經了最初的艱苦創業、走向世界,到本世紀初的載人飛行、圓夢奔月,到近些年的高密度發射、産業化發展等多個發展階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

  歷史實踐一再告訴我們,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靠別人幫忙是靠不住的,走引進仿製的路子是走不遠的,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牢牢掌握事業發展的主動權。

  從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到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從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捷報頻傳,到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中國航太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與每一名航太人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密不可分。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在探索浩瀚宇宙、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航太人既要沿著前人的足跡,又要敢於突破既有的思維框架。中國航太人必將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不斷拓寬走向浩瀚宇宙的眼界,緊盯世界前沿航太技術,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去探尋未知世界的奧秘,譜寫航太強國的新篇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