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故事告訴我們,“要幸福就要奮鬥”

2021-08-16 16:4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共話心聲——

  中國故事告訴我們,“要幸福就要奮鬥”

  編者按

  8月10日,習近平主席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鼓勵他們加強交流互鑒,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要幸福就要奮鬥”“青春總是同夢想相伴”……回信中親切的話語、熱情的邀請、殷切的期望,在“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中引發了熱烈反響。我們特邀其中幾位青年,講述自己在中國工作生活的經歷,暢談如何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更好講述中國故事,向世界進一步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抱著“空杯子心態”,真誠讀懂中國

  講述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華非洲青年代表團團長、中非青年聯合會聯合創始人,喀麥隆青年 門杜

  我非常幸運,這是第二次收到習近平主席回信啦!兩封回信沉甸甸的,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我們這些國際青年在中國生活工作的關心,以及對我們在國際交往交流中作用的重視。我還記得,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給我們北大留學生的回信中引用了一句中國俗語: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就給了我們和中國朋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在“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組織的“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中,我來到了貴州和河北。在貴州,我看到中國政府是如何發揮作用,幫助當地百姓擺脫自然地理環境的約束過上了幸福美好生活的,這讓我印象深刻。還有一次,我們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邀請,來到山西興縣了解一位大學生村官的故事,他大學一畢業就選擇了到偏遠鄉村擔任第一書記。去之前,我心裏一直有個疑問:中國老百姓怎麼能在第一時間就了解中央的政策?在興縣,我找到了答案。這位第一書記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村裏每家每戶都非常了解,不僅僅是經濟情況之類的大事,甚至連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瞭如指掌。這大大加深了我對中國的認識,就像我們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所寫的: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中華大地上建設富饒美麗的家園,創造多姿多彩的文化,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外籍青年在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身著漢服體驗行傳統揖禮。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供圖

  每次去實地調研,我都特別喜歡跟當地人交流,這個過程讓我感到心裏非常溫暖。他們也給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他們對非洲也非常好奇。其實,讀懂今天的中國,需要抱著“空杯子心態”,杯子倒空才能注入更多。我發現,有很多國際青年能聽得懂中國話,但未必看得懂中國。對我們這些國際青年來説,最重要的是抓住這個讀懂中國的機會,用不帶偏見的眼睛去觀察中國,把真實友好的中國形象和豐富多樣的中國經驗分享給國際社會。

  在中國,我也會主動分享非洲文化。對於我們青年人來説,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要學習中國,中國也要向非洲學習。我很高興地看到,非洲和中國之間已經有很多合作機制。我們國際青年更應該當好橋梁和紐帶,為促進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用心體驗文化交流的美好

  講述人:手搖中國公益項目創始人,美國青年 譚嘉煦

  在參加“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來自各個國家的很多朋友。我們都在中國生活,但因為各自迥異的文化背景、成長經歷,認識中國的角度和感受不盡相同。在活動中,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中國社會最真實的面貌,逐漸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作為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我們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於是,我們打算給習近平主席寫一封信。參與擬稿的過程中,我寫下了不少這些年來的心裏話。

  在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外籍青年身穿漢服,書寫漢字。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供圖

  我跟中國的緣分,開始於高中時學習的一門介紹各國文化歷史的課程。大三時,我申請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漢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一個在美國從事體育運動並努力推廣手搖車的殘疾人。他的經歷給了我很大啟發,於是,我和朋友一起創辦了手搖中國公益項目,幫助殘疾人完成更多適能運動。

  不少殘疾人是因為某些原因突然受傷的,他們曾經有美滿的家庭、安穩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很多人需要很久才能調整過來,每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感到非常心痛。我希望可以借助公益項目幫助他們恢復自尊心、自信心,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我感到非常榮幸,他對我們這些外籍青年的重視,讓我很感動。特別是他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收穫友誼、共同成長”,讓我很受鼓舞。平時,我會通過社交媒體分享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不少美國朋友很感興趣:原來中國是這樣的。我的父親曾經想當然地以為,在中國語言不通,吃的東西也很古怪。而他來到中國後,發現大家同樣吃雞肉、牛肉、豬肉,只不過做法不一樣。

  其實,這些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文化交流上的障礙,都可以通過用心溝通來解決,化解彼此的偏見和誤解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將繼續用心體驗文化交流的美好,用真實經歷説出我對中國的感受,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走近中國。

  身處同一個世界,奔向同一個夢想

  講述人: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人員,巴基斯坦青年 明竺

  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2015年,那時我申請了清華大學的碩士項目,想在這所中國頂尖學府了解中國歷史、學習國際關係。碩士畢業後,我成為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員,研究國際關係和中國外交政策,也教授一些和中國相關的課程。

  在“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中,我去了四川和陜西,感受到中國的確是一個大國。我們親眼見到了中國人民的真實生活,中國幾千年的古老文化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個項目。有機會真正了解中國、收穫友誼,感受中國的風土人情,對我們很多人來説,都是難得的體驗和難忘的記憶。我再一次意識到,我們屬於同一個世界,肩負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責任。

  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對我們來説是很大的鼓

  在陜西南溝村,外籍青年在體驗櫻桃採摘活動。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供圖

  勵。在中國的這幾年,我時刻感受著中國人民對巴基斯坦的尊重和友好。我在中國已經6年了,現在又選擇繼續留在中國並攻讀博士學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著我去探索更多奧秘。

  在巴中建交70週年之際,我會繼續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促進中外青年互學互鑒,向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美好目標前進。

  中國這麼大,我們一起去看看

  講述人:北京外國語大學索馬利亞籍教師 伊斯曼

  在“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裏,我有幸參加了陜西站活動,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青年前往延安和西安,深刻感知了陜西蘊含的厚重歷史文化和中國共産黨革命歷史,並感受到了陜西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勃勃生機和發展活力。

  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産黨。在延安,看到毛澤東等中國老一輩共産黨人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為中國革命勝利和中國人民解放付出的努力,我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産黨是經過無數困難、挑戰和犧牲才走到今天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上所描述的中國,更要到中國的各個地方多看看。中國很大,有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帶著任何偏見,讀懂這個立體、自信、多彩的中國。

  習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説,“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想發展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對此,我深有感觸。在中國的10多年裏,我和很多中國人交流過,也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我來中國的第二年暑期就去青海支教,也一直從事志願者工作。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學中,跟可愛的學生們互動交流讓我更了解中國青年的所思所想;在課後,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們分享溝通,也讓我感受到了文明互鑒帶來的快樂和智慧。

  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的每一天都在變化,每一天都在發展中前行,中國人民是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今天的幸福生活,這讓我更加明白“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

  青春總是同夢想相伴。在中國學習生活的10多年裏,我收穫了友誼和成長,也更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期待有更多的中外青年交流機制,幫助各國青年以包容性和同理心看待事物,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收穫友誼、共同成長。

  共赴絲路之約,共話科創夢想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究人員,巴基斯坦青年 保克

  我來自巴基斯坦,中國發展成就、巴中深厚友誼讓我很早就對到中國學習充滿了嚮往。今年6月,我參加了“國際青年中國行”陜西站活動,和許多外籍青年代表一起到延安的寶塔山、延安革命紀念館以及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地參觀學習。我們不僅品嘗了當地美食,欣賞了當地音樂,了解了當地文化,還參觀了一些現代高科技企業。對我而言,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活動,而是一次引人入勝、成果豐碩的探索。

  在四川映秀鎮祥子茶館,當地百姓在為外籍青年(右一)介紹茶文化。“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供圖

  在陜西,南溝村脫貧的故事讓我感到驚訝。中國共産黨和當地政府幫助了一大批中國人擺脫貧困,提高了他們的生活品質。南溝村的改變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還體現在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上,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智慧。

  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實現了美好的生活,這同樣激勵了我,讓我認識到,要想成功必須付出汗水。習近平主席給我們回信,歡迎更多國際青年來華交流,我很高興,也很期待。這樣,我們就可以齊心協力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公共衛生事件等全球性挑戰。

  我在北京學習工作已有5年了,一直在追尋自己的科創夢想。我感受到了中國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中國不僅為促進科技創新提供了大量支援,還強調通過發展科學技術為人民謀福利。我希望自己將來能在“一帶一路”建設尤其是科創合作中發揮更多才能,為巴中友誼貢獻更多力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陳之殷、王美瑩、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高源、張晗)

  讀懂中國,喀麥隆青年這樣説

  對話手搖中國公益項目創始人譚嘉煦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6日 07版)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