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生命救援的那些瞬間
洪水肆虐中,一位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不懼危險伸出援手,挽救生命于危難。
凡人善舉,人間大愛。
地鐵急救
20日下午6時,鄭州地鐵5號線,原本正常行駛的列車突然停下,燈光熄滅。
“進水了!”感到腳下有水的乘客尖叫起來。雨水灌入地鐵,車廂內水位迅速上漲。
地鐵工作人員打開于逸飛所在第一節車廂的門,位置靠前的他半跑半遊,爬上站臺,“暫時安全了。”
這時,地鐵通道傳來一陣陣呼救聲——“有醫生嗎?這裡需要醫生!”
于逸飛來不及思索,跑到地下二層。有人因為溺水、失溫而休克。地鐵工作人員拿來急救箱,可需要急救的人多,懂急救的人又太少。
于逸飛掏出背包裏的白大褂,披在身上。這是他的第一件白大褂。這天,他去鄭州人民醫院報到,剛剛進入試用期。
“醫生來了!”站臺上的乘客激動地大喊。
水勢越來越大。于逸飛跪在地上,為傷者做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他一邊救治,一邊告訴旁邊的年輕人動作要領,讓更多人參與救人。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于逸飛已經救助了十幾個人。
下午6時到晚上12時,于逸飛幾乎一直跪在冰冷的地面上救助傷者。膝蓋跪腫了、破了,鞋也找不到了。他的手機被泡,包被泡,腳被玻璃劃傷。
淩晨,地鐵裏的人員已經逐步疏散。于逸飛這才蹚著水離開。
他發了一條朋友圈:“包裏有今天醫院新發的白大褂,披上,逆行。心肺復蘇耗盡了所有體力,癱坐在地上無法站起。”
現在,于逸飛已被鄭州人民醫院免去試用期直接錄用。
接力轉移
22日,鄭州東郊,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已是一片汪洋。
斷水、斷電、斷網,一層、負一層、負二層全部被淹,1000多名病人、4000多名家屬和醫護人員被困,食品告急、藥品告急。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接力救援,正在上演。
救護車冒雨駛向醫院。“上車前,一定要再核對下孩子資訊,每個孩子由一名家長陪護……”汽車的馬達聲、人們的呼喊聲,讓醫院冠心病一病區護士長闕靜不得不大聲呼喊。
“5名嬰兒,5名陪護,核對無誤,可以上車。”清點了兩遍人數,護士李瑩瑩高聲回應。
車上的兒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大的兩三歲,最小的才出生幾天。還有一個孩子,剛做完手術,如果不能儘快轉運,後果不堪設想。
周學凱,是商丘工學院的大三學生、退役軍人。他聯繫微信群裏的20多名退役軍人,第一時間趕來。從早上到傍晚,從醫院到高速路口,他和戰友們隨車運送物資、轉運病人,只吃了一頓飯。
“這是我退役後第一次參加救援,以後有危險我還要上。”上了轉運車,周學凱再也支撐不住,把頭埋到救生衣裏,沉沉睡去。
當晚8時,最後一批病人及家屬登上大巴車。“獲救了,轉出來了,真好!”車上,一位來自民權縣的病患家屬通過視頻和家人報平安,淚流滿面。
與山洪賽跑
20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師乘大巴經310國道,自鞏義市竹林鎮返回鄭州。途中,雨越下越大,中午時分,車輛駛至米河鎮高廟村突遇山洪。
“車上有40多人,”親歷者芮永要回憶,“山洪夾著碎石打破了車窗,前面的4輛車全被沖走了。”
河上的橋被衝塌,堤岸被洪水衝破了好幾道口子,大巴車的一隻輪子被卡在路邊下水道內無法動彈。
眼看著洪水越來越大,乘客們開始砸碎車窗玻璃,隨時準備跳車,但車下水流湍急,水勢上漲急速,十分危急。
關鍵時刻,一名男子開著鏟車趕來救援。
先救嬰幼兒上鏟車,然後女老師,最後男老師,每次10余人。連續兩個多小時,鏟車司機救出兩輛大巴車上近70名被困人員。
救完人,鏟車司機就走了。有人把救援照片發到網上,網友們都説:“鏟車師傅好樣的,一定要找到他。”
眾裏尋他千百度,終於,英雄找到了。他叫劉松峰,是米南村村民,從事工程機械維修。
“後怕嗎?要是再遇到類似的事兒,還救不?”有人問劉松峰。“救啊!必須得救,那可是咱眼前的人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沒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