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的領導與強軍大業

2021-06-27 09:3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三灣改編(油畫) 許寶中 李澤浩 作

  武警湖北總隊十堰支隊組織新兵走進軍史長廊,開展黨史軍史學習教育活動。薛樂生攝/光明圖片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

  一

  鴉片戰爭,一個古老帝國,擁有八旗軍、綠營軍等等上百萬人的軍隊,且近岸防守、以逸待勞,竟然敗于一支僅僅一兩萬人且勞師遠征、孤軍挑釁的軍隊。

  自此,國門洞開。誠如毛澤東所言,“我國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共計一百零五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們,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後一次,即抗日戰爭,由於國內外各種原因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告終以外,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一個民族沒有強大的軍隊,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也自此,“師夷長技以制夷”,建立一支可以保國禦侮的強大軍隊,成為中華民族無止無休的渴念。

  從花費鉅額白銀買出來的北洋水師,到鎮壓農民起義發跡的湘軍、淮軍,從“籌餉練兵為急務”、奉旨小站練兵建立的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到黃埔軍校起家、應大革命之需而生的國民革命軍,皆未能擔起驅賊逐寇、一洗屈辱之使命,未能令民族真正獨立、人民擺脫奴役、國家和平安寧。

  “兵者,國之大事”。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於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産黨懷揣著初心、肩負著使命登上歷史舞臺。這是一個使命型政黨,一個註定要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永遠犧牲奉獻不懈奮鬥的政黨。

  國共合作、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歸於失敗。“從廣東出發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到半路被買辦豪紳階級篡奪了領導權,立即轉向反革命路上。”大屠殺使中國共産黨人如夢初醒:在中國這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度,對內對外皆無可講道理的地方,不存在所謂議會鬥爭、走向共和的可能。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不僅是毛澤東個人在面對“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的白色恐怖時的認知,更為黨領導的22年武裝鬥爭實踐所一再證明。

  自那時起,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成為中國共産黨的不變追求和堅定信念。

  二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毛澤東寫的《西江月秋收起義》,記錄了一次偉大的開端。

  中共中央原本決定,秋收起義仍舊打青天白日旗。毛澤東和湖南省委的同志經過研究給中央寫的報告説:“國民黨已成了軍閥黨。國民黨的旗,已經完全是一面黑旗,不能再打了。”因此,必須堅決樹立共産黨的旗幟,公開宣示:新生的工農革命軍是共産黨領導的隊伍。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大大小小數百次農民武裝起義,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他們或則被剿滅,或則被招安,或則當土匪,即便因某種機緣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也不過是促成了又一次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而發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上百次武裝起義,同樣以農民為主要成分,卻具有了完全不同於以往農民起義的歷史命運。

  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由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先進政治組織,這是一個能夠真正代表且懂得怎樣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黨有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黨有科學的理論、綱領和路線,黨有不為一己之私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唯一宗旨,當這樣一個先進的政黨賦予軍隊崇高的政治使命,為軍隊指引方向,實施“絕對領導”的時候,軍隊就有了光明的政治前途和走向強大的決定性條件。

  從締造出英勇頑強、“不怕遠征難”的工農紅軍,到獨立領導和建設“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進行了12.5萬多次抗日戰鬥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民主聯軍和華南遊擊隊等,從打造出以推翻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為己任的人民解放軍,到塑造出敢與魔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的抗美援朝志願軍,中國共産黨始終孜孜以求於強軍大業。

  由於革命者的弱勢地位和物質條件所限,我軍雖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跡,但在長達22年的革命戰爭時期,我軍一直居於以步兵、陸軍為主體的劣勢裝備迎戰擁有飛機大炮絕對優勢裝備強敵的處境之中。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防空兵、通信兵、工程兵、鐵道兵等諸軍兵種部隊紛紛亮相於人民解放軍行列。毛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宣告:“在英勇的經過了考驗的人民解放軍的基礎上,我們的人民武裝力量必須保存和發展起來。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鼓角錚鳴雖遠去,鋼鐵長城今重鑄。黨一聲號令,拉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軍大業的序幕,我軍開始了由單一陸軍向合成軍隊的歷史性轉變。

  三

  1953年底至1954年初召開的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全面擘畫軍隊建設的一個里程碑。會議明確規定:把建設一支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以保衛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防禦帝國主義侵略作為軍隊建設的總方針、總任務,指明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軍隊建設的宏偉目標和奮斗方向。調整編制體制,加強品質建設;頒布政工條例,實行薪金制、軍銜制、義務兵役制;建立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改善發展武器裝備;以迅速提高現代作戰能力為目標,進行正規統一的軍事訓練……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展開。

  然而,共和國新建伊始,百廢待興、百端待舉,雖則有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和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兩件大事”擺在面前,但經濟力量十分孱弱、使兩件大事不能兼顧時,不得不有先有後。無疑,在那個特定時代,經濟建設必須優先。毛澤東揭示了它們的辯證法:“我們一定要加強國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強經濟建設。”“可靠的辦法就是把軍政費用降到一個適當的比例,增加經濟建設費用。只有經濟建設發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

  這一艱難的選擇,在新中國成立30年後的改革開放之初再次出現。面對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的狀況,鄧小平代表黨中央決策:“四化總得有先有後。軍隊裝備真正現代化,只有國民經濟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才有可能。所以,我們要忍耐幾年”,軍隊建設要服從經濟建設這個大局。1979年到1989年,我國國防經費實際平均每年下降5.83%。

  就是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中,強軍大業依然是中國共産黨建設藍圖中的重要內容,強軍夢依然時時縈繞在每個革命軍人的心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儘管國民經濟十分困難,我們還是咬緊牙關,成功地搞出了“兩彈一星”,鄧小平後來説:“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文革”十年內亂,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使得軍隊建設發展深受其害。但是,由於廣大指戰員特別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鬥爭和努力,軍隊建設仍然得以在曲折中前進,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保持了軍隊建設自身的穩定,使軍隊能夠履職盡責,時刻準備打仗,保衛了國家安全。當改革開放帶來國民經濟發展、物質條件得到改善時,我們黨便迅速決定加大軍隊建設投入,並確立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強國必須強軍,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按照黨的部署安排,強軍大業穩步前行。

  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家安全環境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面對共和國強盛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時代要求,中國共産黨適時提出新時代強軍目標,這就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到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這是中國人民對自己子弟兵的熱切期盼,這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中國夢強軍夢最有望實現的壯闊詩境。

  走好改革這個強軍必由之路。習主席指出,“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部署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任務和路徑,開啟了我軍歷史上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經過幾年努力,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轉變。

  用足創新這個強軍第一動力。當今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交叉、微納材料等前沿科技在軍事領域的運用發展加快,是挑戰,更是機遇。習主席強調,要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加強國防科技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在黨中央、習主席領導下,我黨我軍加強自主創新頂層設計,培育重塑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創新佈局和環境條件,奮力搶佔前沿創新高地,全面建成要素齊備、功能完整的武器裝備體系,國防科技創新能力和水準得到極大的提高,實現歷史性跨越。

  夯實依法治軍這個強軍之基。黨中央、中央軍委、習主席把依法治軍確立為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納入依法治國的總體佈局,這是人民軍隊法治建設一次歷史性飛躍。2015年2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標誌著我軍法治建設駛上快車道。我軍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努力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著力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不斷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增強軍事法規制度執行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使厲行法治、嚴肅軍紀成為鐵律。新時代治軍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強軍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軍大業,在新時代加速。踏著軍歌的節拍,向著星辰大海。

  五

  每支軍隊都有自己特有的軍魂。習主席指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鑄牢軍魂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強軍必先強魂,魂固才能軍強。我軍的軍魂,歷經風雨滄桑,從建軍初期的探索、爭論,到長征途中反對張國燾的分裂,從抗戰初期同國民黨以及王明右傾思想的鬥爭,到抗戰期間肅清我軍內部的軍閥主義傾向,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適應轉變、完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體系,到“文革”後撥亂反正、恢復黨領導軍隊的優良傳統,一路上堅守、創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隨著軍隊的發展壯大而日臻完善。

  古田全軍政工會,開啟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新征程。在黨中央、習主席領導下,人民軍隊全面從嚴治黨,堅決反腐正風肅紀,查處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全面徹底肅清流毒影響,凈化政治生態,實現浴火重生,軍魂得到維護和堅守。

  在思想認識層面,深入搞好軍魂教育。持續開展“堅定信念、鑄牢軍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打牢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

  在紀律規矩層面,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中國共産黨軍隊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規定》《軍隊監察工作條例(試行)》《中央軍委巡視工作條例》等一大批執紀規範出臺,“軍隊守紀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紀律,守規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規矩”的觀念深扎官兵頭腦。

  在制度機制層面,黨絕對領導軍隊的制度更加科學、合理、規範。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産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新時代軍委主席負責制得到深入貫徹,建立和落實請示報告、督促檢查、資訊服務等“三項工作機制”,軍委戰略指揮和戰略管理職能得到大大強化,黨指揮槍的政治設計和政治安排更趨科學。

  中國共産黨立志於中華民族韆鞦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回望來路,我軍的全部歷史,就是黨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展望未來,人民軍隊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一定能創造出新時代強軍大業新的輝煌。

  (作者:劉正斌,係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