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間的力量 光影的魅力——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三個鏡頭”

2021-06-23 10:43: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6月20日,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也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之際,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功舉辦,對邁向新征程的中國電影産業而言,對上海這座正在加快建成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人們猶記,2020年,上海為世界呈現了全球疫情後第一個重啟的國際A類電影節,在全力防控疫情的特殊時代背景下,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安全、順利、成功舉辦,既是信心的昭示,更是決心的宣示;2021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則以鮮明主題、完整板塊、有序安全的舉辦,成為全球如期舉辦且參與人數最多的國際A類電影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防疫抗疫的偉大成果,傳遞著中國電影強勢復蘇、領跑全球的堅定力量。

  鏡頭一紅色光影:用電影傳遞精神的力量

  6月11日,上海出品的最新紅色大片《1921》揭幕本屆電影節。百年前,一群“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青年人,創下開天闢地的壯舉,他們身上那種超越生命的信仰的力量,打動著今天的青年,也激發更多人思考:什麼樣的青春、什麼樣的人生,更有意義。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很多這樣撥動心弦的時刻。本屆電影節的影片展映特別策劃“百年征程紅色光影”單元,放映拍攝于不同年代的《白毛女》《永不消逝的電波》《青春之歌》《紅色娘子軍》《革命家庭》《英雄兒女》《南昌起義》《風聲》《流浪地球》《金剛川》《武漢日夜》《柳青》等,帶領觀眾走進影院,溫故而知新。“新主流”“青春氣息”“回到歷史現場”,成為本屆電影節聚焦主旋律影片的幾大關鍵詞。

  “紅色光影致敬百年”電影海報展回望中國電影發展歷程,堅定電影人前行信心;國內各大出品方、平臺在電影節期間發佈最新紅色主題作品片單,呈現正能量強勁的市場格局……在以“共圓百年夢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中國電影産業高峰論壇暨開幕論壇上,國內電影企業代表公佈主旋律片單,創作計劃延續到整個“十四五”,數量與品質齊升,振奮人心。

  電影節宣傳片中,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的感慨激起無數共鳴:“電影是時間,滄海桑田,沉澱百年崢嶸歲月。”本屆電影節期間,93歲高齡的她專程來到上海,直抒情懷:“我永遠是‘黨的女兒’。”

  以光影致敬百年,用電影傳遞精神的力量,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回答。在“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探索”“重塑想像定義未來——中國科幻電影新思考”“虛擬與現實——電影製作新變革”“長三角電影合作”等為主題的電影節論壇活動上,各路嘉賓談創作、談産業、談合作,充分展現推動中國電影事業和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動能。

  鏡頭二“國際范兒”:上海服務,讓“朋友圈”越來越廣

  泰國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與中國導演賈樟柯、萬瑪才旦等匯聚在本屆電影節的電影學堂,展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雲對談”。分享創作感悟,對話電影未來,每一場電影學堂的背後,都融入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多年來秉持的工匠精神和“國際范兒”。

  讓人與人、心與心走得更近,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范兒”在亞洲影壇獨樹一幟。儘管面對疫情挑戰,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各單元評選依然成色十足。今年電影節共收到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4443部。展映影片中,世界首映73部,國際首映42部,亞洲首映89部,中國首映99部。

  10天會期內,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為觀眾展映了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405部精選影片;電影市場吸引線上線下展商共459家,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海外展商佔比近六成;“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首次走進長三角地區;金爵獎評選、金爵論壇、青年影人扶持計劃、市場、創投、電影學堂、新人培育等活力滿滿。

  雖然面對面的國際交往減少了,但上海國際電影節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堅持擴大和國際業界的交流,把人請來,把平臺搭好,把渠道打通,讓中外同行在這裡“雲交流”“雲交易”“雲合作”,盡心盡力提供更加豐富完善的“上海服務”。一連串亮眼的數據,源自上海國際電影節多年的精耕細作,源自世界各國電影機構和電影人對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信任,更源自全球電影行業對中國防疫抗疫取得卓越成果的認可。

  近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積極創新求變,在與戛納電影市場多年合作的基礎上,今年兩大國際A類電影節達成“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的實質性新合作。這一由上海市電影局指導、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戛納電影市場聯合發起的項目,將充分發揮平臺效應,為中國青年影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順暢的成長通道。一個月後的戛納電影節,首期“SIFF YOUNG青年影人扶持計劃”推選出的韓帥、梁鳴、饒曉志、王晶、曾國祥等5位影人,將通過視頻方式亮相戛納電影節戛納電影市場。這一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將幫助他們獲得對接歐洲電影産業的機會。

  鏡頭三溫情味道:露天放映是城市社區生活的珍貴體驗

  6月17日,夏夜涼風中,一批環衛工人受邀來到上海虹口區的露天電影放映點。那一刻,這些平日裏用汗水澆灌城市的“美容師”,享受著電影的魅力與城市的溫度。這一幕令導演鄭大聖動容:“露天放映是城市社區生活十分珍貴的體驗,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展這樣的惠民放映活動,對城市人文脈絡的重建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上海是人民的城市,電影節是人民的節日。每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展映總是為影迷津津樂道。本屆電影節,松江雲間糧倉文創園、奉賢區博物館、嘉定西雲樓、環球港等7個放映點進行了惠民放映。上海40家影院共計放映場次1423場,觀影人次超過32萬,舉辦映後見面會26場。觀影人群中,除了七成的上海影迷,還有大量影迷從北京、杭州、蘇州、南京等地趕來。展映覆蓋範圍更廣的同時,觀影體驗也更佳,國際通行的電影放映技術規格如IMAX、杜比、中國巨幕、CINITY等在電影節可以“大展身手”,使得放映更具多元化。

  電影節“百年征程紅色光影”展映單元中的抗疫題材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專門製作了無障礙版本,讓視障人士能通過影片的聲音效果和耳機裏單獨播放的解説音軌,共用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

  面向人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青春姿態,也是這座“光影之城”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氣所在。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23日 09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