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一報道|建設清潔美麗世界,中國交出綠色答卷

2021-06-06 12:1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從太陽系外看地球

  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但這粒塵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40億年的生命長卷

  見證多少滄桑奇跡

  上演多少演化傳奇

  我們與千姿百態的生命體

  共同塑造這顆星球的樣貌

  共同締造美麗詩意的棲居

  這是一個大國領導人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邃思考,對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的遠見卓識,向世界發出攜手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的時代召喚。

  從全力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攜手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從推動各方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到助力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蘇”,中國是全球氣候環境治理的堅定行動派,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向世界交出一份綠色答卷。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讓我們攜手向前,用綠色粧點未來,把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留給子孫後代。

  推動“綠色轉型”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佈:“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這些曾經只出現在《巴黎協定》等專業文件中的術語,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基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最高”和“最短”,彰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決心,也開啟一場需要助跑、加速、奮力躍起才能打贏的硬仗。

  有莊嚴承諾,更有紮實行動。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從頂層設計到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具體實施方案,從時間表到路線圖,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中俄核能合作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雙方共謀能源綠色發展,充分體現大國擔當,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注入新的信心和希望。

  德國智庫能源觀察學會主席漢斯-約瑟夫費爾表示,在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處於世界領先位置,特別是在太陽能、風能和儲能技術等領域。中國在植樹造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在減少二氧化碳、遏制荒漠化領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場“綠色轉型”,提升了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主動權和影響力,也重振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中國宣佈碳中和目標後,日本、韓國等國相繼作出碳中和承諾,美國宣佈重回《巴黎協定》,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全面提速。

  加強“綠色合作”

  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日益嚴峻的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進一步觸發了各國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站在人類命運與共的高度,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呼籲各國加強“綠色合作”,共同推進全球氣候環境治理,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在2020年12月12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我們只有堅持多邊主義,講團結、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贏,福澤各國人民。

  2021年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方秉持“授人以漁”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南南務實合作,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此時,非洲的氣候遙感衛星正在600多公里的高空中默默守護著衣索比亞的國土。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成功範例,開啟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新篇章。

  從率先發佈《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到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從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到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同美方共同發佈《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到即將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國際合作,展現負責任大國的胸懷與擔當。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説,“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當務之急是發揚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推動國際社會一起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健康的世界。在這方面,中國正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表率。”

  倡導“綠色復蘇”

  後疫情時代的復蘇之路應該怎麼走?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不能再“沿著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發展不講保護、只講利用不講修復的老路走下去”。如何把握新機遇、激發新動能,是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2021年4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宣佈,中國將與各方建設“更緊密的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加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完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等多邊合作平臺,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

  從亞洲到非洲,“一帶一路”日益成為全球低碳轉型和疫後“綠色復蘇”的重要引擎。新冠疫情蔓延反覆,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如同不停歇的鋼鐵駝隊賓士在亞歐大陸,打通“生命通道”,支援沿線國家抗擊疫情,助推全球經濟復蘇與發展。

  盧森堡證交所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沙夫説,“一帶一路”倡議能吸引更多投資,促進跨國流動,從而為資本市場發展提供助力。盧中雙方多年的合作與對話正在為全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的建設提供助力。

  引領“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生態優先引領著建設美麗中國的每一個紮實步伐,也是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是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也在全球獲得越來越多共振和鳴。

  斐濟南太平洋大學學者卡什米爾馬昆説,中國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恰逢其時。人類需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而不能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

  中國的防沙治沙“藥方”為蒙古國治理荒漠化帶來希望;中國援建巴基斯坦的太陽能電站光伏板下可以長草種瓜;中國的菌草種植技術為100多個國家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

  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讓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攜手邁向更加繁榮、清潔、美麗的明天。

  出品人:周宗敏

  策劃:班瑋、陳贄

  監製:馮俊揚

  統籌:謝鵬、吳黎明、陳勇、閆珺岩

  記者:張毅榮、陳威華、趙焱、潘革平、張永興

  文本:韓梁、葛晨

  視頻:王玉玨、馬姚姚(實習生)

  編輯:鄭漢根、喬繼紅、王雅晨、徐曉蕾、唐志強、孫碩、程大雨

  攝影:鞠鵬、岳月偉、杜宇、鄭逃逃、張鋮

  視效:陳杉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