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路向西看見最真實的新疆:高原牧羊,邊境墾荒、瓦克瓦克燈亮了……

2021-05-25 20:0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一路向西,這裡曾見證最真實的貧窮與繁華,也曾埋下最深厚的情感與夢想。

  南疆,新疆天山以南。獨具特色的西域風情曾為這裡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行走在喀什街頭,數不清的幽深古巷延伸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異域風情的建築在高飽和度的色彩碰撞下,勾勒出民族文化的多元與交融。打馕坑、樂器店、金銀舖……見證著這片土地的千年曆史,孩童的嬉戲打鬧與食物的濃烈氣味則為這裡注入沸騰與鮮活。

  地處帕米爾高原,這裡自古以來就承載著陽光的慷慨饋贈。南疆,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地,但也曾在貧瘠中苦苦掙扎,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等原因,這裡的“四地州”曾屬於全國深度貧困地區。

  如今,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援疆建設中,喀什、克州等地早已摘掉窮帽子,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這背後有不可抹去的心酸與操勞也有一心向前的熱情與篤定。

  瓦克瓦克,燈亮了

  2019年3月23日淩晨,奚科偉謝絕家人送行,孤身一人背著行李,登上了飛往喀什的航班,準備開啟他的駐村工作。那天路上,他滿腦子縈繞的都是賀敬之的《西去列車的窗口》,躊躇滿志。

  抵達瓦克瓦克村的第一個晚上,天色已晚。半夜,奚科偉被一陣聊天聲吵醒。伸手開燈,燈不亮,打開門一看,走廊裏是值班的村幹部。原來是停電了。

脫貧前的瓦克瓦克村一戶村民家的廚房。

  脫貧前的瓦克瓦克村一戶村民家的廚房。

  在這裡,村民對停電習以為常。

  回到屋內,他點上蠟燭,叫來了村支部書記,詳細了解情況。村子沒有財權,村財鄉管,日常辦公用費均要等鄉政府撥付,而鄉政府的費用也捉襟見肘,停電、停水是常事,每次會計充電費只敢充50元。

  駐村初期,奚科偉點了一個月的蠟燭,自己掏錢為村委會交了三個月的電費。

  瓦克瓦克村位於新疆西南部,地處天山南麓,塔裏木盆地的西緣,日照資源豐富,每年日照時長長達2500-3000小時。

瓦克瓦克村委會屋頂,光伏發電為村民帶來了光明,也帶來了希望。

  瓦克瓦克村委會屋頂,光伏發電為村民帶來了光明,也帶來了希望。

  為了充分利用當地的日照資源,出身電力行業的奚科偉很快著手申報了實施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在華電的援助下,村委會屋頂鋪設了196塊光伏組件,項目于2019年8月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些光伏電板不僅滿足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用電,還通過余電上網的方式,為村集體帶來了第一筆創收資金。

村民孜來汗�米吉提一家在新房前合影留念。

  村民孜來汗米吉提一家在新房前合影留念。

村民搬進安居房後,廚房裝上了燃氣灶。

  村民搬進安居房後,廚房裝上了燃氣灶。

  黨的十九大報告,曾這樣描述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建好生態宜居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兩年多來,全自動冷壓制磚生産線造出了瓦克瓦克村的第一塊環保磚,徹底淘汰了磚廠取土燒火的落後生産方式。三百畝磚窯荒地實施生態修復後,如今已長滿果樹,枝頭挂滿纍纍碩果。

美麗的瓦克瓦克村,早已舊貌換新顏。

  美麗的瓦克瓦克村,早已舊貌換新顏。

  “發源於帕米爾高原的博谷孜河,衝出了博孜塔格山形成了一個扇形的沖積平原,而瓦克瓦克村就是河邊的一個綠洲。”這是奚科偉為了推進發展鄉村生態休閒旅遊業而想出來的一段介紹詞。

  由於地域環境原因,瓦克瓦克村屬於鹽鹼地,自來水中氟化物、硬度超標嚴重。村裏發揮電廠水處理專業優勢,為瓦克瓦克村小學、幼兒園量身打造了直飲水裝置,有效濾除了各種雜質、細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質,讓孩子們喝到了乾淨水、放心水。

瓦克瓦克村小學,孩子們正在上體育課。

  瓦克瓦克村小學,孩子們正在上體育課。

  在祖國邊疆,曾經“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已經成為歷史。

  2021年2月25日,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瓦克瓦克村的改變正是這段偉大歷史中的一個生動注腳。而這樣的故事,在南疆地區有太多太多。

  上網入雲,牛羊“走出”帕米爾

  新疆克州烏恰縣巴音庫魯提村,位於帕米爾高原315國道旁一條通往國外的經濟大動脈上。

  12公里,是牧區到村委會之間最遠的距離;23公里,是村委會和托帕口岸的距離;3500-4500米,是草場的海拔;208戶177人,曾是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數字,而彼時全村一共才353戶1230人。

  2018年12月,48歲的譚軒被選派到這裡擔任第一書記。

  巴音庫魯提村是牧業村,草場位於高海拔高寒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村民以放牧牛羊為主,收入水準偏低。然而,以傳統方式養殖的牛羊,品質好、數量少。

從山上俯瞰巴音庫魯提村。

  從山上俯瞰巴音庫魯提村。

  譚軒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吃水煮羊肉的情景。“白水煮,只放鹽,不用任何調料,用手撕著吃香極了。”當時他腦子裏就冒出了“打造帕米爾高原羊品牌”的想法。

  説幹就幹。沒有運輸渠道,就找物流合作;沒有市場,就通過微信朋友圈向親戚、朋友、同事宣傳推介,這個70後工科男還嘗試拍起了抖音視頻、直播帶貨。

  在譚軒帶領下,村裏逐漸建起了“網際網路+合作社+牧民”的運作模式,形成集網上接單、合作社供貨、屠宰場精深加工、村民分紅獲利為一體的供應銷售鏈。兩年時間裏,柯爾克孜牛羊肉向全國20多個省市累計銷售超過2000萬元,並註冊了自有品牌——“蔥嶺牧人”。

時任巴音庫魯提村第一書記譚軒直播帶貨。

  時任巴音庫魯提村第一書記譚軒直播帶貨。

  2019年,在華電的援助下,光伏電站在巴音庫魯提村開始運作並成功並網,每年為村集體帶來70萬元的穩定收入。

  巴音庫魯提村的村民説:“以前我們放羊的時候住的是氈房,生活比較辛苦。六七十年代,我們放牧只能用駱駝轉場。現在搬到了新房子,有水有電還能看電視。”

  田間地頭,“種”出來的小日子

  老百姓的小日子,總是關乎吃穿住行。

  脫貧攻堅奠定了走向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激發了貧困地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2019年7月,喀什墩艾日克村的夜市在歡快的冬不拉琴聲中開業了。烤肉、羊雜、酸奶、涼皮的香味撲鼻而來,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夜市開在家門口,每天做點小買賣,村民買買提明肉孜高興得合不攏嘴。

墩艾日克村一戶村民的庭院,順勢生長的葡萄藤生機勃勃。

  墩艾日克村一戶村民的庭院,順勢生長的葡萄藤生機勃勃。

  如今的墩艾日克村與兩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沒有廚房,靠墻搭了一個棚子,砌的灶臺沒有煙道,熏得整面墻都是黑漆漆的,柴火零零散散堆得滿院子都是。現在不一樣了,生活、種植、養殖的區域都分開了,生活舒適,心情也好。”買買提明肉孜的妻子説。

  如今,走在墩艾日克村,隨處可見整齊的安居房。“一架葡萄、一畦菜地、一片果園”的特色庭院經濟令人印象深刻。而陳舊的生活方式在“坐有凳、睡有床、學習吃飯有桌椅”的現代文明中早已成為歷史。

  2020年墩艾日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74人全部脫貧,每人平均純收入12035元。

墩艾日克村一戶村民家中,床頭墻上的畫板為電熱板,日常可當裝飾,冬季可發熱禦寒。

  墩艾日克村一戶村民家中,床頭墻上的畫板為電熱板,日常可當裝飾,冬季可發熱禦寒。

  “紅棗+石榴+蔬菜套種”田間地頭種出村民發家致富夢,不僅滿足了村民日常蔬菜瓜果需求,而且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企業+鄉村車間+産業工人”的模式,解決了70戶村民的就業難題,勞動力得到有效利用。墩艾日克村還依託當地龍頭企業,扶持村民進行種鴿養殖,合作社産業日漸壯大。

  以前,村民毛拉木吾普爾夫婦一家5口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在村第一書記王磊和結對幫扶幹部幫助下,毛拉木吾普爾在喀什熱電公司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他的妻子則在産業園上班,兩人現在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4萬多元。

墩艾日克村的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每月可領到不低於1800元的工資收入。

  墩艾日克村的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每月可領到不低於1800元的工資收入。

  夜市開業當天,王磊收到了維吾爾族大媽專程送來的一捧花,他説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收到花。

  一切盡在不言中。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理想,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人類社會發展就一直囿于貧困及其衍生出來的饑餓、疾病、社會衝突等系列難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脫貧攻堅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老百姓的生活再次站在了新的起點。

  2021年3月,駐村兩年期滿,奚科偉申請繼續留村。他告訴記者,這兩年工作隊的3個同志相繼寫了入黨申請書,“他們説快退休了才真正認識到了什麼是共産黨”。(記者/孫曉媛 校對/宋春燕)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