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踐行生態文明,珍愛美麗地球
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是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理念,動員社會公眾積極踐行“節約資源、保護地球”綠色行為的重要傳播平臺。
過去,人類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自然進行了大肆掠奪,過度開發、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導致水土流失、溫室效應、物種滅絕、災害頻繁,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世界地球日的設立就是為了呼籲更多人提高世界環境意識,參與綠色低碳生活,用自己的行動珍愛地球。
保護地球,踐行生態文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從“十三五”到“十四五”,從“堅決”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國觸及的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更高。打好這場攻堅戰不僅需要黨和國家出力,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日前,我國發佈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媒體加大環保宣傳、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個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將為污染防治提供強大推動力。
守護地球,發揮科技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破解防治難題,補足環保短板,提高環境品質改善速度,離不開科技創新。森林衛星監測系統有效制止亂砍亂伐,超級電腦精準分析大氣污染源,遙感技術識別黑臭水體維護水環境,越來越多的科技産品加入到環保力量中。各地也在探索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構建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系統,網格化布點實現了監測區域全覆蓋,大數據技術精準鎖定了污染區域和污染源,多技術融合應用一步步推動了生態環境監管向更智慧化、更精細化、更科學化轉變。同時,利用科技探索新能源、解決資源稀缺問題也成為我國科研的重要課題。
愛護地球,共建和諧家園。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近年來,中國在積極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同時,也在與“一帶一路”國家共同推進能源轉型發展。在巴基斯坦大量建設清潔能源電站、在黑山建設莫祖拉風電站、在阿聯酋建設迪拜光熱電站……即使一些國家並不具備清潔能源發電的資源稟賦,但都採用了世界領先的清潔燃煤技術,碳排放量嚴格地控制在國際先進水準。反觀,一些國家對外轉嫁環境污染的負擔和風險,置國際社會利益於不顧,是自私自利的表現。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應對環境問題誰都不是局外人。建設美麗和諧的地球家園需要各國攜手合作,並肩同行。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讓我們以愛之名,喚起全人類的善意,攜手踐行生態文明,珍愛美麗地球。(文/圖 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