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疫後重振,江城春色倍還人

2021-04-10 15:48: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庚子冬寒盡,辛醜春風新。

  2021年4月8日,武漢“解封”一週年。一年來,這座英雄的城市經歷了從疫情風暴眼到經濟風向標的鳳凰涅槃式嬗變。就如同這座城市的人民在那段至暗時刻中展現出的不屈與倔強一樣,它的經濟也在疫後重振中充分彰顯出強勁的韌性與活力。

  韌性成就奇跡,它體現在跌入谷底後的反彈力、經受重挫後的恢復力、遭遇風霜後的生長力。

  一組鮮明的數據對比,就是對武漢經濟韌性的有力詮釋:2020年一季度,武漢地區生産總值斷崖式下跌40.5%,投資增速-81.6%,消費增速-45.7%,財政收入-44%,僅有2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保持運轉,不足全市的10%,彼時的武漢按下了暫停鍵。而自當年4月8日全城“解封”以來,武漢即進入重啟模式,並不斷跑出加速度,每日新增市場主體超過900戶,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42家,超過此前兩年總和;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70個,總投資超過1.1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經濟總量突破1.56萬億元,位居全國城市前十。今年1-2月,武漢經濟又迎來開門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5%,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56.3%。此時的武漢,如同武大校園內的爛漫櫻花,一派盎然春機。

  江城多嘉木,經霜色愈濃。這就是武漢,在“隔一座城,護一國人”的犧牲和奉獻背後,他們沒有坐等坐靠,沒有一蹶不振,不但在與無情疫魔的卓絕鬥爭中“挺”了過來,而且奮力搶抓機遇,積極復工復産,不懼挑戰,浴火重生。

  活力彰顯後勁,它源於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的發展大勢,源於“大武漢”自身創新動能的厚積薄發,源於“九省通衢”自古至今在國家和地區發展全局中的作用地位。

  武漢向以“大”著稱,武漢之“大”,在於它不僅是湖北省會,還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多個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在我國的“經濟版圖”乃至全球産業鏈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武漢之“大”,還在於它自身蘊積和釋放的銳意進取、創新創造的磅薄偉力,新産業、新業態生機勃發,數字經濟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超過40%;在於它以全球視野對先進高端要素資源的吸納力、承載力、包容力,去年400多家國內外各行業500強企業前來洽談,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突破9300億元。于武漢而言,這些既是它所置身的時代語境,也是它所面臨的歷史機遇;既是它在區域發展乃至國家戰略全局中所肩負的使命,更是它在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從“重啟”走向“騰飛”的底氣。

  引擎重燃勢更旺,江城春色倍還人。這就是武漢,疫情衝擊雖然也曾給它帶來短期的陣痛,但是它長期積累的區位交通、科教人才及産業優勢並沒有因一場疫情而被抹平,砥礪之下反而愈顯崢嶸。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佈,要求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新目標、新機遇,必將催推武漢創造出疫後重振的新作為、新奇跡。

  有人説,“武漢受的災有多大,未來發展的後勁就有多大”。誠哉斯言,“封城”時的武漢,“解封”後的武漢,過去的武漢,今天的武漢,其實都在以跨越生與死的不屈和無畏,以經歷興與衰的耐力和定力,詮釋著、實踐著“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深刻內涵,既有認識層面上的清醒判斷,也有行動層面上的務實敢為,歸納著過往,更描繪著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