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對人民大會堂負責到底

2021-03-16 11: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人民大會堂建設施工現場。(北京建院供圖)

  “宴會廳屋頂寬48米,長54米,萬人大禮堂臺口上方32米跨度,觀眾廳二三層挑台的鋼梁懸挑長度分別為16.6米和15.5米……”眼前這位滿頭銀發、戴著眼鏡的老者便是當年人民大會堂結構工程組設計師李國勝。説起大會堂,已經88歲高齡的他思路清晰,侃侃而談。

  1958年10月,李國勝所在的北京市規劃管理局設計院第一設計室承擔了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的設計工作,25歲的他被分到大會堂結構組工作。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與大會堂的淵源從那時起一直持續到今天。直到現在,每當大會堂進行結構安全檢查、改造、擴建等工作,他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的人。“我是大會堂建設的‘活檔案’,我對大會堂是有感情的。”李國勝動情地説。

  “對於大會堂這樣的大跨度建築,很多方面都突破了當時的記錄,保證品質是第一位的,這對結構設計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李國勝説,結構設計不僅關乎建築主體的安全,還要配合造型細節的美觀,考慮到大理石、花崗岩等墻面處理和花燈安裝,同時也要適應各種複雜機電設備的安置和操作。

  沒有先例可供參考,也無外援可以求助,最關鍵的是留給設計師的時間也極為有限。為趕在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慶典之前完工,大會堂的建造採用了非常規的邊設計、邊備料、邊施工的做法。“如果結構大樣弄不出來,後續施工就沒有時間了。”李國勝解釋。

  面對這樣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李國勝和同事們信心百倍,寫下了決心書和保證書。李國勝清楚地記得,為了密切配合施工和備料,把設計院和工地之間不足4公里的車程時間節省出來,他和同事們于當年12月便搬到工地進行設計。那段時間裏,畫圖桌旁整天都圍滿了工人師傅和備料人員。沒有電腦,也不懂系統工程學,設計工作千頭萬緒,加班加點早已稀鬆平常。

  在黨的號召下,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緊密團結,迸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為了儘快出圖,50多人的結構團隊苦幹加巧幹,打破常規順序,簡化繪圖方法,確定了統一的設計資料、計算步驟,還製作了大會堂工程專用圖表。“這些做法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品質、便利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集思廣益是大會堂得以勝利建成的寶貴經驗。”李國勝這樣評價。

  最終,結構組只用了3天就畫出了基礎刨槽圖,又用了3天畫出基礎施工圖,後用1個星期畫出地下室頂板結構圖,累計出圖3600余張。

  時至今日,李國勝依然保留著大量當年建造大會堂的圖冊、小結、工單等。他説:“我年歲大了,當要追溯某些具體問題時,圖紙資料是很重要的,大會堂的資料堅決不能丟。”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北京市開展房屋大檢查,40多歲的李國勝爬到大會堂頂棚裏,裏裏外外詳細檢查。此後的40多年裏,人民大會堂陸續進行抗震加固、消防改造、外墻保溫、設備更新、增設空間等多項工程,每一次都少不了李國勝的身影。2020年,大會堂北京廳、山東廳進行升級改造,精神矍鑠的李國勝老人家依然活躍在第一線。“雖然我從1959年9月16日就離開了大會堂工地現場,但是大會堂的結構設計是我參與的,我要對它終生負責。”李國勝説。

  在李國勝眼裏,人民大會堂蘊含著勞動人民的心血,也包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回憶起那段幹勁沖天的紅色歲月,有著65年黨齡的李國勝百感交集:“建築就是歷史,建築就是文化。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沒有被困難嚇倒,向全世界表明瞭中國人民的自豪感。能參與這場偉大的實踐,是我莫大的榮幸。”(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康瓊艷)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