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仁芳代表:從源頭捍衛“凈土”,守護糧食安全
“如何讓還沒有完全修復的土地也能安全利用?是不是可以探索育秧浸種的方式提高修復效率,同時降低成本?”2月24日一大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便召集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的專家遠端探討今年的研究項目——如何在輕中度鎘污染耕地上,用輕簡、安全的技術利用土壤。
土壤污染治理,讓沈仁芳傾注了半輩子心血。讓他欣慰的是,近年來國家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捍衛“凈土”。
2016年,俗稱“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2019年1月,《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
根據“土十條”規定,到2020年,我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2020年,沈仁芳便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就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污染防治、土壤取樣監測、土地綜合利用等情況進行實地檢查。
“從檢查情況看,達標並不困難,但修復土壤路還很長,有的地區缺乏成熟的修復技術,有的修復方案不合理,有的技術實施成本高,而農田的收益畢竟有限,農民缺乏使用技術的動力。現階段,還要靠政府來投入。”沈仁芳説,土壤污染治理不同於大氣污染和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更隱蔽,得通過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而且污染物更容易積累,要徹底去除很難。這給土壤污染治理帶來了長週期、高成本、難修復等問題。檢查結束後的交流中,他也曾建議要因地制宜制定修復方案,土地在“賦閒”時多種植一些能強力吸收重金屬的植物。
2020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聯組會議,審議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會上表示,要大力支援科研機構和有關企業加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認真總結推廣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治污好經驗好辦法。
這激勵沈仁芳不斷尋找技術方案,利用清潔技術、基因技術,從源頭為土壤“治病”。近年來,他帶領團隊收集、研究了380多個水稻品種,發現有的品種對鎘有天然“免疫力”,吸收量比較低,奧妙就隱藏在一些特殊的基因中。2020年,沈仁芳聯合日本的科研團隊,初步定位出幾個低鎘水稻品種中的關鍵基因。
也是在去年,沈仁芳帶領南京土壤研究所相關團隊,將浸種育秧後的水稻品種試種在南方多省的酸性中輕度污染土壤中,結果發現鎘吸收量降低了75%。“在一些水稻品種的種子中,添加鋅、錳等微量元素,它們可以抑制鎘的吸收。”
2019年全國兩會,他曾建議加快實施區域土壤酸化的分類阻控綜合治理方案,採用農田土壤高效凈土成套技術,建立耕地休耕修復技術體系;2020年兩會,他又提出加快實施土壤健康管理重大基礎研究,確立土壤健康標準,加快構建數字化土壤健康管理行業監管體系,加快培育土壤健康管理産業。
今年兩會,沈仁芳想為南方紅壤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鼓與呼”,“南方糧食産量大,但長期施肥導致部分紅壤酸化嚴重,這會影響糧食産量,希望能完善技術,保持南方紅壤生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