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學習黨史中找準“人民”坐標

2021-02-23 10:31: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縱覽百年黨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擲地有聲。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以人民為中心,“人民”二字,念茲在茲,唯此為大。

  學黨史,更加站穩“群眾自古是英雄的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黨的歷史上,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並嘹亮地發出了“人民萬歲”的時代最強音。歷史雄辯地證明,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智慧是無窮的、創造是無窮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人民面前,我們要甘當“小學生”、幹好“勤務員”,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從説話、辦事到搞調研、做決策、謀改革、馭風險、抓落實,都把人民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置頂的“金標準”,時刻校正從政的“坐標係”,做到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學黨史,更加仰賴“喚起工農千百萬的人民偉力。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畫卷”,我們黨之所以歷經滄桑而不倒、千錘百煉而更強,就是因為仰賴人民偉力。黨的歷史上,“十萬工農下吉安”何其壯闊、“喚起農工千百萬”何其威武、“軍民團結如一人”何其磅薄,正是有了“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同仇敵愾、同心合力、同頻共振,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在革命、改造、建設和發展的各個時期,闖過一個個“婁山關”和“臘子口”。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到不了的彼岸,更沒有等不到的明天。時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廣大黨員幹部更要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人民多元探索,多訪民情、善借民智、依靠民眾,常態化地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策於民。同時,更要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帶領群眾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謀求最大公約數、繪出最大同心圓。

  學黨史,更加謀求“但願蒼生俱飽暖的人民幸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在黨史的星空中,留下“半條棉被”的女紅軍、“把淚焦桐成雨”的焦裕祿、“苦樂桑梓在高原”的孔繁森、“苦幹驚天動地事”的黃旭華……他們義無反饋地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獻給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把群眾利益“置頂”,真正弄清群眾的急難愁盼,在群眾“最盼”上做研究,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我們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下大功夫,讓全體人民共沐發展的“陽光雨露”。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黨史的字裏行間,深刻回答著“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本色三問。只要始終植根于最廣大的人民之中,就能永遠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韆鞦偉業前進、前進、前進。(作者:肖迪)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