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成渝鐵路:新中國建設史上第一個奇跡

2021-02-23 10:0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張國聖 李曉東 李宏

  從清末到民國,西南人民盼這條鐵路,盼了近半個世紀,也沒見著一寸鐵軌。新中國成立後,共産黨人只用兩年就完成了鐵路通車。這就是被稱為新中國建設史上第一個奇跡的成渝鐵路。

  車輪滾滾,汽笛長鳴。穿越近70年歲月,幾經提能改造,成渝鐵路依然是成都重慶兩城之間的重要交通大動脈。如今,貨物班列、慢火車與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並肩馳騁在祖國西南的群山之間,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血管更加通暢。

成渝鐵路:新中國建設史上第一個奇跡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資料圖片

  以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解決困難

  四川省內江市梅山公園內,聳立著的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與成都人民公園屹立百餘年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遙相呼應,濃縮記載了巴蜀群眾保路、築路的歷史風雲和不朽功績。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千百年來一直夢想能打通天塹,暢遊神州。1903年,四川總督錫良上書奏請自辦川漢鐵路,成渝鐵路為其西段。川蜀民眾踴躍認股。1911年,清政府宣佈“鐵路國有”,轉而賣給英、法等國。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由此爆發,成為辛亥革命導火索。正如孫中山所説,“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要遲一年半載”。

  後來,國民政府重啟成渝鐵路,但直到新中國成立,成渝線依舊是地圖上的一條虛線,四川百姓的出山夢依舊遙遠。

  共産黨沒有讓人民繼續等待。開國大典後不久,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鄧小平主持召開西南局常委辦公會,決定“興建成渝鐵路,造船修建碼頭”。報告得到中央批准,成渝鐵路成為國家戰略。

  1950年6月鐵路動工,四川各界群情振奮。華中輪船公司負責人説:“過去反動政府藉口修築成渝鐵路,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結果只是在地圖上劃了一條虛線。現在西南解放才幾個月,西南人民四十多年來的理想,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就開始實現了。”

成渝鐵路:新中國建設史上第一個奇跡

  毛澤東主席為成渝鐵路通車題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即後來的寶成鐵路,編者注)。”資料圖片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還面臨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要修鐵路談何容易。有人問,鐵軌、枕木、機車從哪來?

  “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鐵路!”黨中央的指示明確有力。鞍鋼的鋼錠、上海的鋼梁、武漢的機車,源源不斷運到重慶。鐵軌、螺絲釘、炸藥、水泥等材料,全部自製。全川人民踴躍捐獻枕木,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老人獻出做壽棺的方材,有的人還獻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全川共獻枕木129萬根。

  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築路主力軍北調參加抗美援朝。他們留下的任務,由從各城鎮招募的失業工人和沿線動員的農民工所接替。

  分散在五百公里線路上的十萬民工如何管理?更不要説其中還混跡著土匪、特務等敵對勢力。鐵路建設還能順利推進嗎?

  “許多的困難問題,必須要以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逐步地求得解決。”各級領導幹部遵照鄧小平在鐵路開工典禮上的講話,將修建鐵路的過程,變成將黨的政策在群眾中間生根開花的過程。

  當時黨組織沒有公開,民工就看幹部、指導員如何做。飯不夠吃,指導員先放下碗;工棚地下回潮,指導員把稻草讓給民工多鋪些;發生塌方,指導員讓民工先出洞口,自己最後出來……好的幹部帶出了好的築路隊伍。隧道裏放炮後,常常硝煙未散,工人就衝進去幹活。當年參加築路的華榮、淩雲柱曾回憶:“那時抗美援朝,別人捐飛機大炮,我們沒錢,只有加快施工,勞動報國。大家約定下班後義務加班半小時,屆時班頭吼一聲‘捐獻飛機大炮的時候到了’,我們就不僅不休息,反而幹得更賣力,那半小時就像現在的自動傳送帶似的,工效比正常上班提高兩倍。”成渝鐵路工程師薩福均感慨道:“人民政府一聲號召,從最高級的政府到最下級的政府一齊動員,幾十萬民工馬上集合到路線上來。過去國民黨抓都抓不來,現在他們是爭著來,幹了還不肯回去。”

  只有人民政府才能領導人民走向幸福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沿線農民個個興高采烈。他們在送給築路工人的錦旗上寫著:“毛主席來了,火車也來了!”“人民政府把我們的幸福的道路修通了!”到處可以聽到這樣的歌聲:“人民政府愛人民呀!共産黨的恩情説不完!”“人民的鐵路人民修呀!人民的鐵路人民護!人民的江山萬萬年”。

  老百姓的歡歌笑語,充分表明共産黨辦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大好事。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説:“中央人民政府兩個年度的經濟投資,使全國人民普遍地有了一種感覺:僅僅這個政府才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只有這個政府才能領導我國人民走向幸福。”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賀龍説:“這是中國第一條全部用自己的器材修成的鐵路,西南人民把它看作通往繁榮和幸福的起點。”時任民盟主席張瀾在通車賀電中説:“渴望數十年的成渝鐵路,能在中國共産黨三十一週年紀念日勝利通車,這充分證明了西南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才可能發揮偉大力量,獲得今天的勝利成功。”

  為區域經濟騰飛發揮巨大作用

  “西南是交通第一,有了鐵路就好辦事。”近七十年過去,鄧小平的話依然在耳畔迴響。成渝鐵路在政治、經濟、交通等方面深刻改變了西南地區的格局,至今仍然為區域經濟騰飛發揮著巨大作用。

  1月22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功試飛。所用航油早在半個月前就由成渝鐵路經機場供油專線輸送到位。將來,機場投運後所需航油,也將由成渝鐵路輸送。老鐵路與全新的國際航空樞紐,以這樣特殊的方式連接到了一起。

  今年86歲的楊世賢在成都火車站做了幾十年的售票工作。她告訴記者,成渝鐵路一直非常繁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售票員交接班的時候,點鈔都要一兩個小時。改革開放後,成渝鐵路更是成了群眾外出務工的主要大通道。

  “資陽82張票源,硬是擠上來了200多人。”1995年,王澤雲擔任成都經成渝鐵路至廣州51/52次列車長,他清楚記得,春運時車站專門成立了“關門隊”,負責把人推上車,然後才能關上車門。

  曾擔任成都經成渝鐵路至廣州K194次列車員的殷竹君説,回川乘客衣著時髦,粧容精緻,卡帶錄音機放著流行歌曲。改革開放的春風,通過火車迅速吹到西南內地。

  2020年疫情來襲,西南地區最大食用酒精生産企業資中縣銀山鴻展公司迅速轉産醫用酒精。一時間,成渝鐵路銀山鎮站加倍繁忙起來:每天用於生産酒精的千余噸糧食原料在此卸貨,千余噸酒精再通過汽車運往全國各地。

  簡陽的砂石、內江的鋼材、永川的汽車、江津的白沙……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貨運部相關負責人説,成渝鐵路2020年發運量2620萬噸,加上數倍於此的到達量,使這條老鐵路成為成渝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線。

  跟著共産黨走,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2020年12月24日,成渝城際鐵路達標提質提速,司機李治剛拉響嘹亮的風笛,駕駛G8608次復興號動車組,由沙坪壩站開往成都東站。從這一天起,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將成渝之間的時空距離縮短至62分鐘。

  這是李治剛最驕傲的時刻。他的爺爺李鴻升是成渝鐵路開通時拉響汽笛的第一人,父親李國方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幾個時代。從時速30公里到350公里,祖孫三代火車司機,見證了成渝鐵路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中國鐵路飛速發展的奇跡。

  70年前,四川的交通主要靠內河航運和驛道,從成都乘船順岷江經樂山至宜賓,再順長江經瀘州至重慶,旅行時間要一週。成渝鐵路將旅行時間縮短為十幾個小時。而今,成渝兩地形成“一小時通達圈”,每小時好幾趟的高鐵和動車,將兩地緊緊地連成了一個圈。

  當年,新中國政府在修建成渝鐵路中展現的強大組織能力,讓人們相信,跟著共産黨走,生活會越來越美好。人們深信:“勇敢而勤勞的中國人民,在共産黨領導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好自己的國家。”

  如今,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和成渝城際鐵路在成渝之間並駕齊驅。此外,成達萬高鐵已經開工,成渝中線高鐵也已進入可研待批復階段。在新時代,不斷織密的鐵路網,彰顯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回望歷史,極大提高黨和人民政府威望的成渝鐵路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今天的人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23日 05版)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