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貧困群眾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萬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拉薩訊(記者賀建明)1月20日,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西藏自治區主席齊扎拉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西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全年經濟增長7.8%,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900億元,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和12.7%,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西藏作為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整體脫貧,貧困群眾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問題。
“十三五”時期,西藏完成1836個村莊規劃,新增14個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農牧綜合服務中心覆蓋所有鄉鎮。改造戶用衛生廁所27萬間,基本實現了鄉鎮、建制村通客車,建制村通郵率達100%,農牧民獲得感全面提升。
“十三五”以來,西藏累計實施産業扶貧項目3037個,落實各類産業扶貧資金466億元。通過産業扶貧直接帶動23.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帶動全區80多萬農牧民增收。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西藏老阿媽民族文化手工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次央對此感同身受。2014年,次央返鄉創辦了村裏第一個合作社,通過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她帶領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公司為鄉親們提供了158個工作崗位,其中易地扶貧搬遷和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比例達70%,員工年工資3.6萬元至7萬元。”次央介紹。
在部署2021年政府工作時,西藏著眼于聚力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出嚴格落實過渡期“四個不摘”,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整合160億元資金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返貧致貧人口動態清零。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開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行動,力爭資産過百萬的合作社700家以上、過千萬的合作社70家以上。這對我們來説是個好消息。”次央告訴記者,“我們要抓住機遇,提高生産能力水準,不斷開拓市場。”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西藏還將推進農業高質高效,實施200萬畝耕地品質提升工程,確保青稞産量穩定在80萬噸以上。實施30萬頭(只)畜種改良工程,確保肉奶産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推進鄉村宜居宜業,打通水電路訊網入戶“最後一公里”,建設數字鄉村,推廣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節能採暖,實施100個美麗宜居、休閒宜業、乾淨整潔村莊示範點。
同時,西藏還明確“十四五”期間將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城鎮化率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