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經評論:把握綠色發展"新機遇" 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2020-11-23 13:07: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國以一系列有力舉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2019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82%,地表水品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74.9%……一個個數字記錄下“十三五”時期生態領域的根本性變化、歷史性成就。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背後,是我們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堅定走上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近些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下綠色發展的快進鍵。從持續增綠,創造“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1/4來自中國”的奇跡;到大力治沙,不斷實現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轉變;再到持續減排,讓藍天白雲成為生活的常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地方不再把生態環境保護看成給發展“拖後腿”,而是將綠色發展作為新機遇和抓手。今年筆者在青海省海南州的一些地方走訪,就看到依託生態發展起來的清潔産業,不僅可以造福一方,還可以繼續鞏固生態稟賦、改善生態環境。在共和縣塔拉灘光伏産業園內,一片片光伏電板下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羊群在光伏電板下悠閒地吃草,當地村民稱它們為“光伏羊”。過去,塔拉灘是一片荒地,由於風沙大,土地荒漠化嚴重,無法放牧。自從建設了光伏電站,鋪設的光伏電板可以阻擋一部分風力和光照,草場生態得到有效恢復。不少村民在光伏園區放羊,獲得了可觀的附加收益,生活更加有盼頭。

  綠色在神州大地上不斷延展,為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如今,在北京、重慶、青島等地,不斷增多的城市森林、口袋公園、小微綠地,讓人們工作之餘能找到一片清幽雅致的休閒之地;在各地綿延的濱江綠道,人們不必走遠,就能盡情體味山水林城勾勒的自然之美。“十四五”時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方面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增強全民族生態環保意識,鼓勵綠色生産和消費,倡導健康飲食文化和良好生活習慣,推動形成健康文明生産生活方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手抓制度設計,一手抓落細落實,綠色發展生根見效;一手抓治污攻堅,一手抓統籌兼顧,綠色發展穩步推進。進入新發展階段,上下同心、幹群同力,依靠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和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動,將匯聚出強大的“綠色合力”,繪就出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新畫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