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來硝煙散,紅色基因世代傳
“2020年7月2日,國家給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頒發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班長,在另一個世界的您,還好嗎?”一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在日記本中這樣寫道。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為支援朝鮮人民,為保衛剛剛誕生的新中國,為遠東及世界和平,我國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馬良山,地處朝鮮馬良山地區,在當時是阻止美國聯軍向前推進的戰略要地。
廖章明,今年87歲了,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戰士,他在採訪中説道:“我是1951年參軍的,當時我只有十七歲。當時我的老班長41歲,他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還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戰役,也參加了湘西的剿匪,是一名共産黨員。他是一個老戰士了,他作戰很勇敢,打仗他都衝鋒在前。“回想起80天的守備戰,廖章明哽咽了:”從1952年的十一月持續到1953年的元月份,這場戰爭確實很殘酷。我到現在回想起還感到耳朵震耳欲聾,心情特別沉重。”
80多天的守備戰終於結束了,我們趕跑了敵人守住了陣地,但是那九死一生的時刻,我這輩子都不能忘懷。
“一發炮彈打下來,把我埋在戰壕裏面。當時我已經懵了,我也不知道。當時我們班的班長、戰士、排長,都以為我犧牲了。我趕緊起來端起衝鋒槍,我又衝上去打,又打了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敵人就撤退下去了。“回憶起戰爭場面,廖章明無比振奮,而談到並肩作戰的戰友,廖章明的眼眶濕潤了:”清理戰場的時候,找不到班長,班長的位置沒有人了,我們就到處找。在散兵坑的旁邊發現半個拳頭這麼大的一個小骨頭,再往那邊看呢,又找到一隻腳,其他什麼也沒有了。好慘啊,戰鬥的勝利真的是來之不易。”
“2020年8月17日晴。退休這麼久,昨天,我又找回了當年參軍的榮光,因為我第一次到學校給孩子們講當年的戰鬥經歷。雖然年紀大了,當年很多像班長這樣的烈士我早已不記得姓名,但是他們的英雄事跡卻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作為一名還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我要把他們的故事講給更多孩子聽,把他們為了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班長,你離開我們也快70年了,現在還健在的戰友也不多了。但是,從炮火硝煙走出來的我們,就是你活著的記憶。講了十幾年的英雄故事,我相信:紅色基因一定會代代相傳,英烈精神一定會永垂不朽。”
13年來,廖昌明每年堅持到部隊、學校、企業講述革命先烈故事,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今天,我們聽了抗美援朝老兵廖爺爺講的英雄故事,心裏十分感動。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少年這樣説到。
無數英烈前赴後繼,他們用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為中國構築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編輯:鮑宇雁 實習編輯:劉徵宇 本文據柳州市烈士陵園提供的視頻材料整理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