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津江突破英雄連”:一件件文物,構築起連隊的精神家譜
“鏖兵八旬鍛鋼鐵,英烈三千鑄連魂。”步入第79集團軍某旅裝步五連連史館,遒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指著一面鮮紅的旗幟,連隊指導員張國奇告訴記者,去年10月1日,“臨津江突破英雄連”出現在國慶閱兵榮譽戰旗方陣,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作為第二屆中國青年幹部代表團成員,張國奇曾赴朝祭奠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實現了連隊官兵的夙願。
1950年10月,連隊入朝不久便首戰雲山,斃傷敵百餘人。之後,在第三次戰役突破臨津江戰鬥中,連隊執行第一梯隊尖刀任務。
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連隊官兵在出發陣地隱蔽一天一夜。戰鬥打響後,官兵毅然扎進寒冷刺骨的江中急流,僅用11分鐘便渡過臨津江。戰後,連隊被授予“臨津江突破英雄連”榮譽稱號。
5件實物、79面錦旗、26枚勳章、64塊獎牌……連史館裏,一項項榮譽、一件件文物,構築起連隊的精神家譜。“每次執行重大任務前,我們都在連史館進行誓師動員。”談及連隊的光輝歷史,張國奇感慨道,“歲月的長河奔涌向前,革命先輩留下的無堅不摧、無所畏懼的鋼鐵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連隊官兵。”
一幅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張國奇説,照片裏的戰士名叫鄭起,曾是連隊的司號員。突破臨津江後的縱深戰鬥中,敵軍在坦克和炮火支援下發起衝擊,連隊官兵堅守陣地,頑強抗擊。戰鬥異常殘酷,連隊幹部和幾名班長相繼犧牲,最後僅剩下7人。身負重傷的鄭起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吹響了軍號。敵人以為志願軍開始反擊了,慌亂向後撤退。連隊官兵堅守陣地一天一夜,阻擊了敵人。這把立下奇功的軍號,後來作為一級文物被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裏。
跨入新時代,連隊矢志傳承抗美援朝精神,把急難險重任務當成弘揚傳統、彰顯血性的實踐平臺——
2015年5月,連隊赴西非馬利執行維和任務。官兵出色完成了輪換部署、哨位執勤、武裝護衛等任務,被聯馬團譽為“防衛精英”。完成任務歸國後,官兵把維和戰場上積累的實戰經驗融入日常訓練,戰鬥力水準節節攀升。
2017年7月,調整改革後不久,連隊擔負起某課目示範任務。面對全新的挑戰,全連官兵每天高強度連續攻關鑽研,戰術協同日趨嫺熟,火力運用愈加精準。
近年來,該連兩次被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先後有14人在各級比武考核中奪魁。